陕西切换
新闻
陕西苹果产业,如何闯过转型升级这道“关”?
2015
06/06
23:45

走过的路,总要回头望一望,才能认清前方的路。回眸陕西苹果产业发展历程,惊人地发现其好像是一部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奋斗史。当下世界和国内苹果市场迷雾重重,只有依靠转型升级才能突围,这是记者对陕西苹果发展客观规律的基本把握。

转型升级,不仅任重道远,而且纷繁复杂,亟需厘清思路,提纲携领,紧抓重点。让我们还是先从陕西苹果产业与国外苹果产业的现状说起吧。世界发达国家已基本实现加工品种专用化、原料基地化、质量体系标准化、经营公司化。而陕西苹果加工结构单一,产品以果汁为主,粗加工产品多,果品加工增值能力不足。据统计,陕西苹果加工产值与采收产值的比例仅为1.56:1,远低于美国3.7:1、日本2.2:1的水平。另外,冷链建设还比较滞后,发达国家果品冷藏能力达到总产量的80%,陕西仅为30%,高标准气调库仅占总冷藏能力的20%左右、苹果总产的6%左右;国外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率近100%,陕西不足10%。日本青森县年产苹果90%以上在批发市场拍卖销售,美国一半以上的鲜活农产品通过批发市场进入零售领域,荷兰出口花卉大多通过阿司米尔拍卖市场销售出去。而陕西苹果销售普遍通过区域性市场和田间地头完成,60%—70%的苹果靠经纪人、合作社、专业大户等传统手段营销,网上销售、电子交易、物流配送等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比较滞后 ,现代营销体系尚未建立。可见陕西苹果转型升级的空间有多大。

昨日的辉煌难掩现实的严酷,清醒的认识才能找到对症的良方。

记者认为,市场流通体系,可能是目前陕西苹果最大的短板,甚至是最致命的弱项。正常的市场流通体系,既要遵循成本最低原则,又要兼顾长远持续,最终要培育稳固成熟的市场,培养大批忠诚的消费者。记者曾赴日本学习养生长寿之道,了解到日本的水果一二十年间价格都基本无变化,消费群基本是固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十分理性和成熟的。如果生产者和消费者哪方有难,另一方还会无偿援助,免其费用。诚信比金钱更重要。一诺千金啊!而陕西的苹果销售,总像“过山车”,去年秋天高得吓人,今年春夏又上演“高台跳水”。不少果农抱着赚一把是一把的心理,哪里管得了果商和冷藏储存厂的利益,也不管消费者的心理反应,更不会管市场体系的发育。去年较前年苹果价格上涨59.7%,而近日陕西苹果价格却大幅下跌,价格跌幅已逾一半。不但因为苹果价高导致出口不畅,也导致内销受困。眼看早熟苹果将上市,但年前的苹果仍存在高库存。果商和冷藏储存厂明显严重亏损,毋庸置疑将挫伤其积极性,为以后埋下隐患。随行就市只能是阶段性的,因为会导致许多短视短期行为。陕西应该借鉴日本,培育一大批“善人”“智者”型的营销家,以建立诚信市场体系为长远目标, 最终在海内外培养大批忠诚的消费者,走上良性发展的营销之路。

最近的陕西苹果市场风云变幻,并不是拐点,而是转型升级的一次难得机遇。在苹果高位运行时, 转型升级往往是极其困难的。

何为转型?怎样转型?记者认为首先应该是思想战略和市场观念的转型。方式方法仅仅是次要的东西,最好学最易懂。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陕西苹果产业在思想战略和市场观念上的差距似乎特别大。运用传统儒道哲学的思维观念进行营销,反倒会放射出耀眼的东方智慧。笨拙诚朴友善,蕴含着智慧和远见,正是当下最奇却资源。一通百通,也许这才是关键。

何为升级?怎样升级?有了转型,才能升级。升级一般多为方式方法层面的东西。

比如,陕西在苹果深加工上, 仅以苹果汁为主,既单一又缺少市场普适性。如果多加工一些诸如苹果脆片、苹果醋、苹果酒、苹果面、苹果宴、苹果冲剂等等,既缓解了苹果的冷储压力,又拉动了苹果的日常消费。由产业链进入价值链后,苹果这一日常消费品才能不断升值。

比如,把苹果产业发展与重点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突出统筹发展,并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条,不失为一个良策。记者日前在白水县的“苹果人家”民俗村, 就感受到城乡统筹发展的无穷商机。游客的吃住与采摘体验,拉动了购买消费。“苹果人家”民俗村,比周边苹果种植村,增收近三倍。

比如,在苹果营销方法上,则要搭建高端果业信息平台,构建基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可追溯的质量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级洛川苹果批发市场功能。跟进“互联网+”的大趋势,以“线上下单、基地发货、电商配送、全媒体宣传”模式,抓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围绕冷链物流优化调整“百库建设”布局,畅通陕西苹果向西出口通道。

比如,打造陕西有机苹果品牌,水肥设施重点向优势产业区布局,向集中连片种植区域和现代果业园区安排,有重点、有效益地予以解决,引导企业、合作社与经营大户作示范;在普通农户果园重点推广乾县“大坑蓄水和简易渗灌”、延川县“山顶大型集雨窖”、陕北“小高抽”等不同模式。在鼓励规模化养畜的同时,更加注重有机肥的加工转化,并结合传统的果园种草、秸杆、覆膜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支持各类基地及果园开展绿色果品、有机果品等认证活动,加强认证后的动态监测,提高果品品质,以质取胜。

再比如,举全省之力,整合品牌资源,提升产业软实力。陕西苹果在省级层面已推出更易记、易懂、易传播的“陕果”、“秦果”标志符号,以此形成省级“背书”,服务、支持各地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走出去开拓市场。设计了标识,用它来为各地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标明“身份”与“出处”。目前大型出口企业均使用“秦果”为背书;在国内行销苹果的中小型企业则使用“陕果”背书。但要进一步放大陕西苹果品牌效应,提高陕西苹果在国际上的美誉度。喊了几年的陕西苹果将出口美国之事,未见结果,却传来山西运城苹果本月顺利出口美国的消息,不能不引起陕西苹果人的反思。

陕西苹果产业不论"耍多少板斧”, 生存发展是前提,提质增效是中心,长远持续是目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分散型向规模专业型转变,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变,由短期透支型向长远友好型转变,才能打造陕西苹果产业的升级版。国际国内市场形势紧紧倒逼,机遇与风险前所未有,陕西苹果产业闯过转型升级这道“关”,完全是可以预期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