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苹果生产向优生区集中的趋势明显。作为全国苹果优生区,陕西苹果产业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我国苹果产业今后如何更好发展?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苹果产业协会产业经济专家陈瑞剑。
在陈瑞剑看来,陕西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经验值得关注。在曾经贫瘠的黄土高原上,陕西省利用资源特点与苹果生态指标的完美契合,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优生苹果产区;通过树立创新思维,在并非全国优势苹果生产县的千阳,创造了代表着现代果业发展方向的矮化苹果生产基地,让全国苹果产业的栽培制度改革看到了希望。他们率先抢抓产业发展顶层设计的“牛鼻子”,出台了全国首部果业地方法规。
陕西努力用小苹果“闯荡”大场面,把传统农产品的品牌宣传做到了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用小苹果结合大战略,通过建设中哈苹果友谊园开启了果业丝路行,用实际行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用小苹果开拓大市场,在全国经济发达城市开设了130家陕西水果品牌形象店,出口到全球数十个国家。这种非传统的思维方式,推动了陕西传统产业发展方式的真正转变,实现了果业发展的连年跨越。
陈瑞剑认为,全国苹果产业持续发展就要着力解决以下问题:生产领域,传统老化果园基数大、矮化模式布局不清晰、优质苗木供应跟不上;加工领域,原料果品成本高、国际市场不稳定;市场领域,产销压力逐渐显现,生产规模快速上升。
他表示,下一步各产区需要着重把握3个方面:一是优化生产布局。引导各产区科学划分矮化与乔化,以及早中晚熟果品的生产布局。二是优化市场布局。大力开拓国际鲜果市场和国内果汁市场,积极引导各产区探索“互联网+苹果”的现代销售模式。三是优化消费布局。合理引导鲜食消费和加工消费的市场需求,加强苹果加工品的多元化开发,均衡消化不断增长的产量,稳定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