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切换
新闻
“一带一路”助力陕企加速西行 优势互补产业升级
2015
04/26
10:41

比较优势多元带动

陕西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省份,产业格局日趋多元化,“走出去”也会成为绝大多数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目标,那么哪些行业具有先天优势,在“一带一路”的征程上具备领头羊的资格呢?

程丽辉所长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基础和核心是广泛而有效率的经济活动,企业应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主体和先行者。政府行为和各项政策应紧紧围绕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尤其要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

钟卫国教授认为,陕西唯有从比较优势出发,依靠高品质的商品、优质的服务、快捷的交通等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省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加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优质特色农业等领域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比较优势,并形成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企业、产品和品牌。

曾昭宁教授对陕西的优势产业也做了相似的表述,他认为陕西作为“装备部”,应该优先让这些优势产业“走出去”,与中亚优势互补。

中亚战略企业西行

陕企走出去的领头羊有了,下一步就是走出去的方向。“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其实已经为陕西企业指明了走出去的方向,而大多数专家学者也认为向西、向中亚发展切合陕西的实际,能够形成资源互补,取得双赢。

钟卫国教授在陕企走向哪里这个问题上,认为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仅起着承东启西、承南启北的支点作用,更在向西开放中处在前沿位置。因此我们应把走出去的重点放在往西拓展,并进行差异化营销。针对欧洲、俄罗斯等发达经济体,我省处在产业链的中下游,除了引进他们的技术与设备、资金和管理外,要让我们的高端能源化工产品、新能源汽车、有色金属产品等逐步打开他们的市场。针对中西亚与南亚国家,我省则处在产业链的中上游,我们的上述优势领域的企业都应大有所为,努力开拓市场。

曾昭宁教授向记者说,经济带不是一个行政区划或国别的概念,而是一个市场化分工协作的类似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经济带内的分工协作来源于产业互补。陕西与中亚国家之间的产业呈梯度分布,存在很强的产业互补性。

程丽辉所长也认为,陕西作为西北经济强省,对中亚的经济和科技优势十分明显,陕西与中亚加强各领域合作,制定周密的“中亚战略”,支持企业西行,是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题中要义和必然选择。

优势互补产业升级

陕西“西征”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则是怎么走出去,通过什么方式走出去。这也是目前政府和企业都在探索的问题。除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进一步落地实施外,还有其他什么方式可以迅速推进陕企走出去呢?

曾昭宁教授表示陕西把部分传统产业向中亚转移,有利于自身的产业升级。例如尧柏水泥向哈萨克斯坦转移14亿元生产能力的典型,鼓励类似户县造纸(精美纸业)生产能力向哈萨克斯坦转移等。同时陕西进口中亚的能源、矿产资源、原材料等,有利于陕西建立能源储备中心,打“能源装备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层面赋予陕西的最大机遇,符合国家能源战略及相应的产业政策。

程丽辉所长说,鼓励陕西企业走出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实施政府引导战略。政府应为企业提供多方面支持,加快制定“民营企业中亚投资总体规划”,尽快形成企业海外投资目录;建立“丝绸之路海外投资咨询服务中心”,降低企业对外投资的各种风险;务实推进各类合作平台建设,通过国际论坛、丝博会、农博会等扩大影响,促进合作;二是实施大企业引领战略。建立大企业、大集团“走出去”引领机制,充分发挥大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渠道网络等各方面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树立榜样。中小企业应强化机遇意识,趁机跟进,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实施中小企业创新战略。中小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可以实施特色品牌战略或贴牌战略,结合自身优势中亚市场需求,寻找合适的市场切入点;实施专业化战略,集中推动核心业务发展,通过过硬的产品和服务信誉赢得海外市场。

钟卫国教授认为,在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布局中,我省提出了建设五个中心的大战略,这给我省企业走出去搭载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或输出优质商品,或直接投资,或提供服务,方式可以多样。以我省著名的陕鼓动力为例,该企业全力推进“两个转变”,即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向能量转换系统领域的解决方案商和服务商转变,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资本运作转变,从而使企业转型为集设计、制造、解决方案、售后、维修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商,“制造”反而成为收入所占份额最少部分——即30%,企业70%的利润则来源于系统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