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酝酿了4年的万科幸福家(窦店)社区养老中心正式开业运营。北京万科同时透露,已初步选定10个项目做社区养老中心布局。
报告显示,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2050年,老年人口将超4亿。多家房企已经意识到这一“蓝海”,并开始进军养老产业,可养老产业最有效的盈利模式是什么?会成为房企的一个新增长点吗?
看淡短期盈利
“第一个项目只要不亏损,就已经相当优秀了。”万科高级副总裁、北京万科总经理毛大庆这样谈论窦店养老项目的投资回报。
据了解,作为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的一部分,万科也希望寻找更多的新增长点,替代传统住宅产业。
保利地产从去年开始发力养老产业,其高管也曾谈到,养老产业需要大量基础设施的投入,还有后期运营投入,长期投入、持有运营的特点,决定了目前养老的盈利能力较弱。保利地产董事长宋广菊近日表示,目前只能是建立微利模式,短期通过养老住宅销售反哺。
相对于此前“亲和源”采用的俱乐部会员制的高端性,品牌房企则在尝试更多的养老产业模式,包括带有产权交易性质的住宅销售反哺;另一种是提供运营护理等服务收取费用,有的还会办理带有会员性质的年卡。但包括万科、保利、远洋、蓝城等房企都曾表示,为调动企业积极性,养老是要有盈利的,但目前盈利水平不高。
呼吁政策支持
中国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带给房企开展养老业务的市场空间。但房企也倾向于认为,养老业务的开展,并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市场化的行为,“没有盈利,企业肯定不做;但企业做养老,并不只是盈利。”北京一房企养老事业负责人表示,企业发展养老,也是给政府“减负”;政府应该给予企业、特别是盈利性不高的企业更多支持,带动企业面向主流人群提供养老服务,而不能只局限于高端人群。
保利地产董事长宋广菊就表示,中国养老产业定位不够高,缺乏统一的推动机构。梳理已出台的政策,包括财政、保险、用地、税费等方面有相关指导和扶持政策,但还存在有待深化、提高操作性的问题。例如,在金融保险政策上,重点领域如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还没有取得突破。
北京万科有关负责人也曾提到,希望将企业发展的养老服务纳入政府养老保障体系,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和政策支持等。
还有房企人士对记者表示,北京要求新建居住区按规定配建养老机构,那么房企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应该获得政策支持。养老设施用地出让应该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