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媒体下基层”活动走进陕西,人民网、中国旅游报、中国文化报、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网等七家中央媒体等七家中央媒体记者与西安华清池景区的领导、员工进行座谈,了解景区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陕西西安的华清池是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6000年的温泉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史,同时还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地。近年来,一部大型实景演出——《长恨歌》,让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穿越千年时空,给陕西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新鲜和时尚。
历史活了
舞剧《长恨歌》的故事根据白居易的同名诗歌改编,讲述了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长恨歌》以骊山为背景,以湖水作舞台,以四周的亭台楼阁作陪衬,并配以各种特技:火海在湖面上升腾燃烧、贵妃出浴时的香气飘散、空中架起的鹊桥、水中升降舞台、根据剧情可以随意变幻的巨大LED屏以及60余米宽幅的水幕等,都让观众身临其境。
著名舞蹈史论家冯双白在观看《长恨歌》后说,“骊山活了,华清池活了,历史活了”。
“旅游+文化”的新模式
业内专家认为,舞剧《长恨歌》是旅游产品和文化创意相结合的一种积极探索。“《长恨歌》现象”创出一种“旅游+文化”的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新模式,在旅游经济、文化创意、历史传承与和谐发展之间找准了契合点。《长恨歌》在故事的发源地再现当年的历史,游客白天游览遗迹,晚上再实景观赏舞剧,恍若梦回大唐。
产业化之路初见成效
据景区介绍,从2006年试演,到2007年正式上演,《长恨歌》经过几年的打磨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演出场次、观众人数、经济收入连年攀升。2007年至2010年,《长恨歌》累计演出800场,接待观众70万人次,实现收入1亿元。2011年,《长恨歌》演出260场次,接待观众36万人次,同比上年增长48%;销售收入6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9%。2012年,景区预计将接待游客300万人次,经营总收入将突破2亿元。
如今,《长恨歌》已经成为许多外地游客来陕西必看的节目,成为招待外地亲友的一种时尚,甚至成为年轻人孝敬老人的一种方式。不久的将来,景区还会推出剧场版歌舞《长恨歌》,解决实景演出场地和时间限制问题,加大文化产品开发的深度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