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切换
新闻
科技创新成为陕西发展新引擎
2014
06/30
22:36

 今年上半年,世界最大自由锻造油压机、齿轮精密加工、3D打印、旱地小麦、“陕油15”油菜新品种、肝癌靶向新药等多项科学研究在陕西取得重大突破。与此同时,截至5月底,陕西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10亿元,创历史新高。

 改革促进转型升级

韩城市是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化工城市,煤炭资源总量超过100亿吨。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资源主导型产业成功转型升级,煤炭、焦化、钢铁、电力四大支柱产业齐头并进,焦化产能接近1000万吨,相继形成了甲醇、焦化合成氨等复合型产业。

韩城市的转型升级,是陕西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促进资源主导型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长期以来,支撑占陕西省经济结构主体地位的煤油气等资源主导型产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链的不够健全,是陕西省科技优势难以充分发挥的关键。为此,结合陕西省重点产业规划和布局,陕西围绕关键产业完善创新链,围绕陕西能源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陕西省科技厅与延长集团、陕煤集团、有色集团等省属骨干企业联合,突破了一批能源产业关键技术,推动陕西省资源主导型产业转型升级。据统计,2013年,陕西实施政企联合重大专项22项,安排财政资金1.34亿元,引导企业投入14.7亿元。

与此同时,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重大改革在各个领域深入实施。为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陕西省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方案,在税收、研发投入等方面给予奖励,并通过建立财政科技资金引导机制等形式,创新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有效方式,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通过发挥高新区等科技园区的集成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陕西稳增长的重要助推力量;通过组建工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形式,建立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机制。

随着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不断深入,陕西省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连续多年,陕西省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速50%以上,从2006年全国排名第16位跃居2013年的第5位。近5年来,陕西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超过14%,位居全国第4,跨入全国经济增长较快省份之列。2012年陕西人均生产总值达38557元,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突破6000美元大关。

  新机遇破解发展难题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产业层次不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能化当家”的产业结构面临环境、市场等方面的压力,区域发展不协调,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链不够健全,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依靠科技创新“转方式、调结构”是破解难题的关键。此时,机遇的大门又一次向陕西敞开。2013年12月,科技部正式批复支持陕西省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工作,陕西成为继江苏、安徽后的全国第三个创新型试点省份。

新的改革路线已经绘制:未来5年,陕西省将从“抓产业、促企业、发挥园区聚集功能”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工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园区基地创新发展工程、创新型城市(县)建设工程和优化创新环境计划,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破解“转方式、调结构”面临的关键问题。在产业发展方面,继续发挥能源化工产业优势的同时,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陕西经济升级版;在企业发展方面,不断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围绕陕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培育一批龙头创新型企业,带动一批中小科技型企业;在发挥园区聚集优势方面,以科技产区、产业基地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好高新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等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级。

根据规划,到2017年,陕西省将基本建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人均生产总值超过7万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培育200家创新型企业,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