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的文纯祥回忆往事 本报记者 孙强 摄参加三线建设的工人,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几乎靠人力 倪同正供图投身三线建设的人满腔热情 倪同正供图2010年5月28日,洛南县卫东镇一个落寞的国营商店。上世纪60年代,这里兴建了不少军工企业,据说人口达6万余人 本报记者 李杰 摄西安南郊电子城有不少单位以数字代号为名,比如205、210、618。
曾几何时,这些看似毫无含义的数字代号,其实蕴涵着某种神秘的信息,以及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起始于50年前的三线建设,陕西作为重点建设地区,越是偏僻之地或深山老林,越有重要的国防工业基地,一时在陕西建起数百个项目。
在那个年代,三线建设中的陕西被称为“一个打不烂的战略后方”,不仅夯实了陕西的工业布局,改善了交通等基础设施,至今利国利民,尤其在航空航天事业等诸多领域,依然贡献着特殊的力量。
从大雁塔向西步行,穿过颇有古韵的大唐通易坊,到了翠华路十字朝北一拐,有一家外表看上去颇为普通的单位,水泥门柱上没有挂牌,里面是一栋有些年头的楼房。76岁的文纯祥老人已经在这家单位工作50多年了。他一口湖南长沙乡音,说起陕西却头头是道。
文纯祥曾任陕西省国防工办综合计划处处长、陕西省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副主任。即便退休了十多年,他仍被单位返聘,编写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志。
在文纯祥的记忆中,陕西当年仅有的一些工业项目大多建设于“一五”(1953-1957年)、“二五”(1958-1962年)期间,涉及机械工业、纺织工业和轻工业,没有钢铁、能源工业,而且多数集中在关中地区的几个大城市。
三线建设大规模地改变了这种状况,不仅形成航空、航天、兵器、电子、核工业、船舶等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还使得陕西原有的工业结构发生改变,形成国防、化工、机械、轻工、原材料、能源等工业相互配套的格局,对建设关中、开发陕南陕北、振兴陕西经济至今发生着深远的影响。
如果这样描述陕西的三线建设,可能不少人觉得距离自己太远,其实不然。“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谁家里有一块蝴蝶手表,那是相当值得炫耀的一件事。蝴蝶手表厂就是为军工而建,也服务于民用。”
说起现今的神舟飞船、“嫦娥”探月,与陕西的联系就更为紧密了——诸如发动机之类的核心技术都在陕西,比如航天四院、航天六院,就是当年陕西三线建设的老厂子。
陕西是“三线”项目最多的省份
华商报:此前,我曾听到一种说法:在重庆从四川分出之后,陕西成为大三线建设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省份,而且类型比较齐全,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这种情况如何理解?
文纯祥:要说清这个事,得从“三五”(1966-1970年)计划说起。从1964年至1969年,国家国防工办以及当时的第二、三、四、五、六、七机部等中央30多个部门,都派来了勘察选址工作组,陕西方面陪同赴陕北、陕南和关中的广大地区选择厂址。
我掌握的数据,当时总共勘访了陕西的44个市、县,翻越了五百多条沟,选定计划“三五”在陕建设243个项目,其中西安地区30个,渭南40个,咸阳9个,宝鸡24个,安康31个,商洛13个,延安12个,汉中最多——74个。陕西由此成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
华商报:为什么陕西会成为重点地区?
文纯祥:陕西地处大西北,既是一个内陆省份,又是交通门户,境内山川连绵,高原和山地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48%和36%,历来是兵家力争之地。这种战略地位和地理特点,符合当时中央提出三线建设的原则“分散、靠山、隐蔽”。
另外,陕西的资源条件比较好:关中产粮棉,汉中有稻谷,渭北是粮仓,陕北的牧业、秦巴山区的林木资源,都很丰富。而矿产资源有60余种,产地四五百处,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39种之多。特别是煤炭、水利,开发条件优越。
而当时陕西的教育、经济基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1949年后,陕西的工农业得到发展,建起一批科技、文教、商业大中型项目,高校众多。以西安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也为陕西三线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华商报:这样看来,陕西的三线建设条件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了。
文纯祥:可以这么理解,但这只是一个方面。上面所说的战略地位、地理环境和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符合三线建设“分散、靠山、隐蔽”的原则,但同时,这些特点又使得建设面临巨大困难。头一个,深山里交通就不便利呀,建设非常艰苦。
所以从1969年至1979年,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51.56亿元,在陕西境内建成阳安线(阳平关-安康)、西韩线(西安-韩城)等铁路,以及完成襄渝线(襄樊,今襄阳-重庆)铁路的陕西段工程,建成铁路总里程1081公里。
这一时期的陕西公路建设也因此有很大发展,我们常说的西万路(西安-万源)就是此时修通的,整个陕西当时新增通车里程1.8万公里。
百余个国防工业中,航空航天类占了半数
华商报:当时在陕西建起了哪些厂子呢?
文纯祥:这里有一组数据:陕西地区国防工业的三线建设从1964年逐步展开,到1979年基本结束。总计完成投资28.38亿元,新建、迁建国防工业项目109个,其中生产企业52个,研究所26个,院、校、队、站、库31个。
按行业分类,航空工业33个,主要在汉中、西安;航天工业24个,集中选点在西安蓝田、宝鸡凤县;兵器工业11个,分布在西安周边;电子工业28个,商洛、宝鸡、铜川山区都有;核工业12个,主要在西安、汉中;船舶工业1个,在宝鸡凤县。
此外,国家和地方还投资37.6亿元,在陕西建成了一批配套企业,像陕汽、陕西汽车齿轮厂、宝鸡秦川机械厂、金堆城钼业公司、华山半导体材料厂,以及秦岭、韩城、渭河、略阳等几个电厂,还有石泉水电站、略阳钢铁厂等一批机械、电力、冶金、化工、轻工项目,都是那时建起来的,推动了陕西基础工业的发展。
华商报:现在大家知道的一些三线企业或单位,比如电子城的205、210所,还有航天四院、六院,当时都在山里,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后来迁了出来?
文纯祥:这其实是三线建设的调整了。三线建设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做出的决策,但也应正视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片面强调靠山、分散、隐蔽,一个劲地往山里钻,对自然环境缺乏科学勘察。
比如〇六七基地等十多个单位,当初建在凤县的几处河谷地带,自然灾害频发。1981年夏秋之交发生特大洪灾,1990年又受到暴雨洪水袭击,损失巨大。
1990年那次水灾后,我陪同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鲁大东到〇六七基地查看灾情。在那条著名的红光沟里,鲁大东看到职工居住的窝棚等简易房子,非常感慨,说,搞三线建设,他走了全国不少地方,没见过这样的,搞尖端的航天科技,生存在反差如此巨大的条件下,当时就确定非搬不可,后来搬到西安了。
二是当时任务要求急,没有全面的科学论证,布局过于分散。比如〇一二基地,30多家单位,分散在汉中、安康两个地区8个县的30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钻山过深,交通不便,群众称之为“羊拉屎”,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难。有的一个厂子孤零零在深山里,男女找个对象都难。信息闭塞,也留不住人才。
40个三线老厂从深山里迁出
华商报:相对于三线建设,三线调整又是怎么回事呢?
文纯祥:三线建设与三线调整密不可分。三线建设是从国家战略层面考虑,防备可能的外敌入侵的重大决策。三线调整则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一种与时俱进的重要举措。
陕西是三线调整改造重点地区。“七五”(1985-1990年)到“九五”(1996-2000年)期间,调整项目44个,其中搬迁40个,就地改造4个,占全国三线调整项目总数的近1/5,搬迁职工多达8万余人。像航天四院、六院,西京公司,以及西安现今形成气候的航天城、汽车城、电子城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都是这一时期调整搬迁建设起来的。
华商报:调整后的效果如何,对陕西的经济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文纯祥:国家只拿少量的资金,实施相应的优惠政策,却使三线企事业尤其是一批重点军工企业摆脱恶劣的生存环境,在新的起点释放能量,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以电子城为例。随着建设和效益的发挥,已与周边的十余个研究所、十余家企业,以及多所高校连成一片,成为西部地区新兴技术密集、规模较大的科研、教学、生产结合的重要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还有宝鸡依托宝钛、陕汽、宝光等三线迁建企业,壮大产业集群,提高了整体实力。
前面说到的航天四院、六院,都是走出大山,稳定了科技队伍,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为中国的高新武器研制和航天事业做出了新贡献。
陕西工业的今天,离不开当年的三线建设
华商报:如果以陕西为例,您如何来评价三线建设?
文纯祥:从陕西来说,三线建设时期,中央各部门在陕西安排了数百个项目,促进了陕西经济发展。另外,从精神遗产来讲,当年有句话叫“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真的是无私奉献。从上海、北京、天津、辽宁等省市的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调来了十多万名技术骨干,告别生活优越的城市,扎根偏远的山区,开山铺路,支援陕西三线建设。历史的烟尘已经远去,但这种精神,至今仍是激励前进的财富。
华商报:上个月,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在京成立,将更为深入地研究三线建设。也有一些地方开始筹建“三线建设博物馆”。
文纯祥:陕西的三线建设成就,简单地说,就是改变了陕西的工业布局,虽然立足于“准备打仗”,建设重点也偏重于国防工业,但当时是按照“既能为军事工业配套,又能为国民经济提供重要装备”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的。
此前,陕西的工业主要分布在陇海铁路沿线,三线建设改变了这一状况,助推了汉中、宝鸡、韩城、渭南等新兴工业城市的诞生,以及秦岭北麓临近西安的临潼、蓝田、长安等地区,航空、航天、兵器、机械、轻工等一批企业陆续建成,为陕西、西安的发展增添后劲。
并且,在三线建设推动下,陕西国防工业实力增强,航天六院、四院、五院西安分院、九院尤其西安骊山微电子公司和电子三十九所,研制的核心产品和设备,在航天事业中举足轻重。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以及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都有陕西三线企业和科研院所的重大贡献。
陕西航空工业通过三线建设,产业链条逐步完善。西安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陕飞、试飞院、中航自控所、中航强度所、中航计算机所等一批航空企业在三线建设中落户陕西,才有了今天陕西位居全国之首的飞机研发制造能力。
这些三线建设的历史成就,以及现在发挥的作用,如果要专门来著书记载的话,每个地区都是一本分量厚重的书。
聊聊您的三线记忆
本报讯(记者 杜鹃) 三线建设,对国家来说是一段重要的历史,对很多个人来说,又是一段青春的记忆和一生的印迹。作为“三线”项目最多的省份,陕西仍然生活着很多三线建设者,陕西工业发展的今天,离不开他们特殊的贡献。凝望一段历史,告诉子孙后代,在他们的父辈祖辈身上,发生过什么,承载过什么。
即日起,本报通过四种互动方式请您聊聊“我的三线记忆”;也欢迎相关的企业,参与到“追忆”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