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切换
新闻
陕西宁陕:为“引汉济渭”工程保驾护航
2014
03/04
13:59

2月14日,陕西省在宁陕县召开“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利枢纽建设动员会,标志着“引汉济渭”工程全线开工。“引汉济渭”工程是由汉江向渭河关中地区调水的省内南水北调骨干工程,整个工程涉及安康、汉中2市3县,2018年竣工后,可满足西安、咸阳、渭南、杨凌4个重点城市及沿渭河两岸的11个县城和6个工业园区,总计2348万人的生活及工业用水。

“引汉济渭”工程宁陕县三河口水库安置试点、架设电线、开辟道路、勘探开洞等前期项目建设于2010年6月启动。宁陕县公安局按照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项目法人参与的要求,围绕征地搬迁、爆破噪音、民企利益等重点问题,采取提前介入、提前预警、提前应对等措施,牢牢把握工程建设中民企利益的“平衡点”,为工程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征地搬迁群众不愿意怎么办?

提前介入,政策宣传走在前

2月下旬,记者来到宁陕县梅子铺镇、新集镇采访,一座座新居、一串串红灯笼、一副副春联、一张张笑脸,显示出山村发生的巨变。这是“引汉济渭”三河口库区移民安置的一个缩影。

当地老百姓说:“我们从库区搬来过上了平安幸福的好日子,这其中公安民警功不可没!”

当初,宁陕县首批移民涉及梅子铺镇的有96户407人,谁都不愿意“挪窝子”。

于是,宁陕县公安局梅子铺派出所民警提前介入,分片包抓,进村入组挨家挨户讲国家政策,谈补偿条件,说搬迁好处。在民警的耐心解释、劝说下,村民全面了解了国家政策,很快全部同意搬迁。

在四亩地镇,“引汉济渭”工程途经这里的有4个输水隧洞,因修建施工便道、架设电线、临时用房等共征地400余亩,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

爆破作业群众安全怎么抓?

提前预警,配套措施定在前

“引汉济渭”工程穿越秦岭,爆破作业多、施工车辆多、安全隐患多、噪音影响大、烟尘污染重。群众人身安全如何保证?学生上下学怎样行走才安全?为此,宁陕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对整个工程线路进行现场勘查,广泛听取民意,与工程项目部共同制定施工安全管理办法,下发各派出所和施工单位执行。

办法规定,在民警监督下,按照施工作业绝对安全区域设置安全标志,划定学生行人通行路线;在学生上学放学、群众三餐做饭时间段和22时后,沿途施工单位一律停止爆破作业;群众提出渣土车灰尘重、污染大,派出所民警及时协调项目部派出洒水车,定时洒水消除扬尘;居民反映施工车辆通过居民区噪音大,影响老人孩子正常生活,民警及时协调施工单位新修临时便道,绕过居民区…… “引汉济渭”工程开工以来,没有发生一起人员安全责任事故。

2013年11月7日,由于施工单位密集实施爆破作业,造成四亩地镇10余户群众民房被震裂损,群众讨要说法。四亩地派出所民警立即联系县镇村三级干部召开协调会,逐项解决了施工中存在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

民企利益矛盾纠纷怎么调?

提前应对,补偿协议签在前

“引汉济渭”工程建设伊始,宁陕县公安局着眼全局,提前应对,根据国家政策规定,要求派出所民警对工程项目部征地提前逐户签订补偿协议,然后组织施工,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与此同时,治安大队指导派出所及时组织施工单位、企业、安置点建立19个企业警务室,开展“警企共建、企地共建”,在每个工地组建3至5名“由企业出资,派出所负责培训、管理、考核”的辅警保卫人员70余名,配合民警开展巡逻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管理流动人口。

坚持“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原则,筒车湾派出所发挥“警民联调”平台优势,正确掌握调解尺度和方法,有效预防因矛盾纠纷引发刑事、治安案件。他们对调解的每一起纠纷都进行回访,如果当事人不满意,民警就对症下药解开心结,实现矛盾纠纷100%就地化解。四亩地派出所在矛盾纠纷调处中总结出“延时调处法、实时调处法、台阶调处法、距离调处法、求同调处法、借力调处法”,调解效果良好。截至2月底,宁陕县警方就地化解“引汉济渭”工程各类民企纠纷300余起,查处一般治安案件30余起。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