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市工业转型升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在继续保持工业经济整体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将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突破口,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节能减排,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加快咸阳工业转型升级步伐。
以大平台建设为载体,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按照“规划定位起点高、平台产业特色明、运作管理机制新”的要求,引导企业集聚发展,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指导各县市区研究确定重点发展行业,打造现代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特色工业功能区为载体,推进彬长旬能化产业、乾礼泾现代建材产业、咸兴高新技术产业、泾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沣西战略性新兴产业、乾礼泾三食品工业等六大工业板块建设,使之成为企业集聚度高、产业竞争力强、品牌效应明显、创新和服务体系完善的现代产业集群。鼓励和支持企业拉长产业链,促进块状经济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形成以主导产业引领关联产业、支柱企业带动下游中小企业的发展格局。
以大产业建设为核心,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传统产品升级换代步伐,全面提升工业技术水平和产业效益,通过建设新兴纺织工业园区推动纺织产业退城入园、集聚发展,加快彩虹集团重组提升电子产业现代化水平,建设高端精细化工产业园引领能化产业加速“三产转化”,壮大龙头企业促进装备制造、建材、医药、食品工业扩张增效,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发展的工业转型发展格局。
以“1113”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大扶优扶强力度,落实重点扶持培育、企业上规模奖励、突出贡献奖励等政策措施,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大集团,打造咸阳工业企业的“第一梯队”。采取“一厂一策”办法解决改制国有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改善国有股份制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推动国有改制企业和国有股份制企业快速发展。深入实施规模企业培育计划,鼓励和支持成长型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开展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各领域的合作,以主导产品为纽带,以产业链为基础,培育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集群。建立金融支持工业发展常态化合作机制,重点加大对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企业大集团重点技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建立技改项目专项调度机制,跟踪调度项目备案、前期手续办理、投资进度、信贷资金到位等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扩能技改项目建设,促进产能有效释放。
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统筹整合大西安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科教资源,加快建设各类科技服务平台,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机嫁接和深度融合,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打响“陕西制造、咸阳配套”、“西安研发、咸阳转化”的牌子。强化科技对产业支撑作用,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促进传统工业在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创新上实现突破,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产业发展效益。把咸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转型发展的最大引擎,培育发展电子信息、高端橡胶、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验区、先导区和示范区。
以节能减排为导向,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绿色产业、绿色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节能减排,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严格执行中省市高耗能、高污染工艺、设备及生产能力等限期淘汰制度。积极争取中省资金支持,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建设,最大限度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坚持推进资源消耗减量化、资源利用循环化、企业生产清洁化和区域工业生态化。以造纸、印染、化工、冶炼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为重点,建设一批工业经济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引进工业废水、废气和余热综合回收项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低碳经济,充分利用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研究确定一批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低碳产业,建立低碳产业体系。以产业结构低碳化为切入点,加大低碳技术和标准推广应用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低碳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