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在北京的一栋大厦里,一张12亿元的招商大单被西部小县——贵州省开阳县揽获,这次共签下7个有关当地“调结构”的项目。
这是一个县城进京“招赘”的鲜活样本,而在年底各地的招商引资冲刺战中,开阳远赴京城抛出橄榄枝,绝不是一个孤本。
随着中央审批权取消或下放,地方跑部现象减少,但与此同时,“寻找资金”依然是各地方政府的共识。从跑部进京到进京招商,“引进资金”的主题不变,不过招商背后的人才、技术等资源也为地方所倚重。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随着300多项行政审批权的下放或取消,再加上专项转移支付的改革,地方跑部的现象肯定会减少,而地方进京招商引资则体现了“市场决定机制”。
“白富美”进京寻找“高富帅”
为了招商,地处西部的偏远县城贵州省开阳县可谓颇费心思,他们将这场进京的招商引资活动誉为“白富美招赘”,以寻找京城的“高富帅”企业。
“我们开阳县这个贵州‘白富美’来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联姻京城的‘高富帅’!”12月5日,推介会当天,开阳县县委副书记、县长丁振的开场白言简意赅。
所谓“白富美”,意指开阳拥有灰“白”的磷、珍贵的“富”硒,“美”丽的山水,开阳县希望借此活动,推介该县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在京企业赴开阳投资。
“这是我们第一次到北京做这么大规模的推介活动,我们希望搭建一个与北京企业合作交流的平台。”该县副县长杨仁忠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北京的企业也有走出去的需要,“我们希望抓住这个机遇,我们拥有丰富的资源,更低的劳动力成本,但是最缺乏资金和技术,我们的产业有上游没有下游,我们需要创新,希望能借助北京企业的科技优势,与我们合作,共同将产品推向全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