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切换
新闻
汉中山区县招商引资紧抓机遇破“瓶颈”
2013
10/16
15:57

汉中市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5个山区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实施招商引资、加大投资拉动,既是破解县域发展资金短板的有效途径,也是加速城乡一体化的现实需要,更是贫困山区县追赶跨越的必然选择。

山区县的四大“瓶颈”

近年来,汉中山区县招商引资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交通不便,物流成本高,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较为困难。如镇巴、宁强、略阳的锰矿若以原矿的形式输入市场,则采矿成本和运输成本大体相当,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竞争优势。同样由于交通的限制,山区县的生活必需品价格高于平川县,导致劳动力价格较高。

土地偏紧,平整成本高,招商项目落户难度较大。山区的基本农田一般位于交通、电力、通讯设施相对发达的河谷地区,而项目用地适宜区域和基本农田区域高度重叠。同时受地形地貌限制,项目用地的平整回填量大,造成土地成本偏高,导致山区县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降低。

产业单一,配套能力弱。山区县产业配套能力弱,不能发挥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集群效应。同时山区县金融网服务配套不完善,无法为大项目落地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服务。

专业人才缺乏,项目缺少竞争力。山区县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处于产业链低端,专业人才缺乏。行政部门懂经济、善于谋划项目的人才也相对缺乏,对外推介项目难以形成有效竞争力。

由于这些因素的制约,近年来山区县招商引资呈现三方面的态势。一是到位资金成倍递增,但投资总量依然较小。上述5个山区县2008年共实现到位资金7.9亿元,2012年增至49.8亿元,年均增幅达到58%。但引进项目不大不强,投资总量较小。二是招商项目发展步伐依然不快。近5年,5个山区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总量占其GDP总额的24%,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4.8%,引进了一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产业发展的项目,但是招商项目在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等方面依然缓慢。三是招商选资保护生态,但绿色发展挖潜不足。山区县对高能耗、污染重、重复建设项目划定严格的“禁入线”,但同时在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方面仍需要做大量工作。

紧抓机遇乘势而上

随着省政府对陕南循环发展、“一县一产业”等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良好前景,汉中山区县招商引资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沿海地区产业和资本加速向中西部转移,为山区县发挥资源等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山区县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投资硬环境日趋改善,行政效能大幅提升。基于此,有关专家建议,山区县应抓住机遇积极有为。

用足用活国家各项扶持政策。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尤其是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的启动,为山区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持。要紧抓机遇搞好通县路、通乡路、产业路、通讯网络、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提升项目谋划包装推介水平。立足自身优势编制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项目。既要突出支撑力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又要注重投资小、风险少、家家户户可实施的小项目,在构建县域特色经济上下功夫。

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和载体。要建立完善快捷畅通的信息网络,依托汉中市建立的项目、招商、客商信息系统内强招商基础,外扩宣传渠道。加强与投资公司和咨询机构的合作,实行委托招商或中介招商,提高引资成功率。依托各类商协会新建驻外招商联络点,健全外部推介招引网络。增强招商针对性,特别要发挥企业的招商主体作用,实现“以商招商,以资引资”。

发挥特色园区的积聚作用。目前汉中5个山区县共有省级重点工业园区3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另外各县分别有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要引进一批能带动园区发展的产业和产业链项目,使园区成为推动产业聚集、产品集成、产业升级的基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

提升项目落地协调服务质量。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个县级部门主抓、相关部门和镇协调配合的“三级包抓”制度是加快项目推进落实行之有效的举措。此外,要深入推行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度、限时办结承诺制和重大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制等制度,使项目引得进、留得住、落得实、发展好。

注重招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大项目带动战略,引进高端人才;制定优惠政策,让懂经济的人才向企业有序流动;多渠道引进一批高技术人才,不求所有但为所用;加大经合系统干部培训力度,提高干部的招商业务能力,为招商引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