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切换
新闻
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丝路经济:让西安向西
2013
09/25
16:46

2000年前,张骞从长安出发,用脚步连通了中国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1000年前,大唐开放包容的恢弘气度在丝绸之路上延伸,使长安成为当时世界闻名的国际化大都市;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战略构想,再次将西安推到这条承载着辉煌记忆通道的起点。向西,一条合作共赢的发展之路就此展开。

开放发展的西安经济

“那里是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我的故乡。”9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时,在一幅古丝绸之路地图前,找到了西安的所在。也正是在这次对中亚四国的访问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战略构想。

重新打通丝绸之路,由此上升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国家战略。

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头连着经济最为活跃的亚太经济圈,一头牵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将辐射30多个国家,影响30亿人口。人们期望一个开放、包容、发展、共赢的合作之路将使欧亚各国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

站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展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未来,历史与现实的交融让西安迎来了又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西安向西遇到世界机遇

作为欧亚合作与文明为往来的重要交汇地,向西开放的国家战略把西安推向新的历史舞台。向西,曾经是大唐西市里传来的声声琵琶旋胡舞;向西,现在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中国梦。

阳光下,牵着装满丝绸货物的骆驼,西域人与汉人组成的商队从长安出发缓缓西行而去。在西安玉祥门外,一组大型雕塑默默向人们展示着这座城市与丝绸之路的联系。

“我的家乡中国陕西省,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顾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的亲切。”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用诗意的语言向人们描述自古以来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密切往来。

2000年前,张骞从长安出发,用脚步连通了中国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1000年前,大唐开放包容的恢弘气度在丝绸之路上延伸,使长安成为当时世界文明的国际化大都市。从西汉到唐代,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东起长安、西达罗马的丝绸之路成为连接古代东西方的纽带,被誉为全球最重要的商贸大动脉,缔结出繁荣的发展图景。

时移世易,尽管在海洋贸易的冲击下没落了千年,今天的欧亚大陆又重返世界经济舞台。目前亚洲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的30%,世界的重心正在从西方转向东方。中亚地区由于地处东西方商路要冲,许多国家物产、尤其是油气等资源丰富,日渐繁荣的新亚欧大陆桥正在促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迅速崛起。

丝绸之路群雕

据统计,21世纪头10年,中国与丝路经济带范围内的主要国家贸易总额年增速高达24%。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能源、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正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稳步前进。作为古丝绸之路上一个标志性符号,西安在新的战略大格局中占据了较高的起点。而作为丝绸之路中国段的中心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不沿海、不沿边,地处内陆的西安提供了开发、开放的新契机。

西安与丝路城市深度融合

深度合作的脚步在西安从未停止。

早在2003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会晤期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提出,未来的合作目标是在实现贸易便利化的基础上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于西部大区来说,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将促使中国西部与中亚地区形成密切的经济互动。

为了尽快把合作潜力转化为现实成果,2005年11月首届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成功举行。来自中国、中亚以及俄罗斯等部分国家领导人、相关企业界人士及专家学者在大会上就能源开发、丝绸之路旅游、开放性金融合作、中国中西部地方政府与中亚及俄罗斯地方政府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

从2007年第二届欧亚经济论坛开始,这个论坛经国务院批准,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举办了四届,永久会址设在西安。这是一个面向广大欧亚地区政商学界对话的开放性国际平台,在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搭建起了中国中西部与中亚及俄罗斯区域经济合作的桥梁。

正是通过欧亚经济论坛的推动,中国和中亚五国“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取得实质性突破,2012年最终确定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政府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

正是在论坛期间,各方提议成立地区“能源俱乐部”,促进以煤为主的中国与以气为主的中亚之间的互补合作。各国签署《西安共识》,明确提出加强地区间能源合作。

正是在论坛期间,欧亚经济论坛综合园区被郑重提出,促进各国之间的高新科技领域合作,为高新科技和新经济的发展提供孵化基地。目前,位于西安浐灞生态区的欧亚经济论坛综合园区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建成后,欧亚国家领事馆等一大批合作项目将集中落户园区。

作为面向欧亚地区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强的论坛之一,欧亚经济论坛向世界展示了西安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提升了西安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2012年5月,来自丝绸之路沿线12个国家、20余个城市在西安签署《2012“丝绸之路”城市市长会晤宣言》。宣言称,“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将加强在商贸、文化、旅游、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这种新的国际合作模式以探索新的共同发展路径为目的,开启了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发展合作的新篇章,为沿线城市未来的经济繁荣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合作框架。也就是在这次市长会晤中,西安市与俄罗斯的乌兰乌德市等10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复兴丝路经济西安收获首份协议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9月3日,在习近平主席和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见证下,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与土库曼斯坦马雷市市长纳扎罗夫共同签署了《中国西安市与土库曼斯坦马雷市建立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协议书》,双方明确将在经贸、旅游、文化、科技、教育、体育等方面开展合作。

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已然被赋予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排头兵的新角色。

这个最新的发展机遇在西安已经发酵成一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热潮,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回应。

在西安唐长安西市这个曾经的世界贸易中心、文化交流中心遗址,大唐西市丝绸之路风情街已成为大唐西市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9月18日,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西安市市长董军在大唐西市调研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时就表示,要充分发挥展示丝路文化和丰富商贸活动的功能,推动丝路沿线城市文化、商贸交流。“西安作为丝绸之路起点城市,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争当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排头兵。”在发展机遇面前,西安的决策者们展示出当仁不让的勇气和魄力。

作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关键,关中城市群建设的核心地带,仅仅成立两年的西咸新区也要借力丝绸之路经济带,把新区发展成一个向西开放的重要板块。目前已策划包装多个与丝绸之路相关项目,其中空港新城将打造国家级航空城试验区,将成为向西开放的空中起点;依托西咸新区信息产业园,西咸新区将推动信息丝绸之路的建设。

更有专家学者不断呼吁,西安在科技教育、信息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力设备、纺织、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产业上优势明显,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在产业结构上有较强的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应争取国家先行先试,在西安建立“上合组织自由贸易区”。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相信随着一批批项目的进行,西安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城市文化、旅游、经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也将进一步展开。无论是贸易便利化,还是更高水平的自贸区的实现,都将在这条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闪耀登场。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