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金成重点项目投资推进最大制约因素
■本报记者 汪卉
■尹蓉 张宁
“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的快速推进,是陕西省今年顺利达到年初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最有力的保证。”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张文波介绍,今年上半年,陕西省的重点项目建设已经顺利实现时间和任务“双过半”,完成投资158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1%。
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陕西省统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陕西省生产总值6777.73亿元,增长11%,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虽有所回落,但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8位。陕西当地的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当前消费、工业下降明显等影响,下半年陕西省仍需要继续发挥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发挥关键作用
上半年,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
从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特点来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投资以及能源化工工业占比较大,民营投资还需持续发力。陕西省发改委投资处处长张刘俊向本报记者介绍,今年1-7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52.4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高于全国5.9个百分点,而民间投资增长较快,比去年提高30.5%,占比45%。
公开资料显示,陕西省今年计划新开工重点项目42个,总投资1463.15亿元,年度投资578.76亿元。截至7月底,已有国道310西安过境公路、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保护设施、延长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西安环普产业园、商洛比亚迪300兆瓦太阳能组件、咸阳加多宝饮料灌装生产线、凤县观日台风电场等31个项目开工建设。
而对于尚未开工建设的11个重点计划项目,陕西省政府方面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逐一摸排存在的问题,协助项目单位尽快完善项目前期手续,落实土地、资金等开工保障条件,抓紧做好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9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
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加快
陕西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产业结构上看,陕西省今年新开工项目年度投资计划仍集中在传统的能源化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较快,但制造业投资动力明显不足。
2013年陕西省重点建设项目个数共450个,总投资25535亿元,年度投资3113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78个,总投资14941亿元,年度投资2146亿元;重点项目总投资更是从2008年的7559亿元增加到今年的2.5万亿元,增长238%;年度投资从835亿元增加到3000亿元以上,翻了接近两番。
而从近几年陕西省重点项目建设投资总体情况来看,陕西省的“重基建,重化工”特征依然十分突出。一位接近陕西省工信厅的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陕西省今年新开工的42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统计显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建设工程、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工程、骨干水利和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城镇化推进工程这4个行业占年度全部投资额约79.5%,相反,先进装备制造能力提升工程、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工程、文化产业与民生改善工程(包括保障房建设、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等5项投资)则相对滞后。
陕西省上半年信贷资金流向也说明了项目投资“重基建”这一特点。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在关于《陕西省上半年金融运行分析报告》中指出,陕西委托贷款迅猛增长,业务流向仍以实体经济为主。
土地、资金成重点项目投资推进最大制约因素
陕西省发改委项目处人士表示,在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土地因素制约较大。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各市区纳入省级考核的54个项目尚未落实的贷款达140亿元,尚未落实的土地有43460亩。
陕西省发改委财金处处长薛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陕西发行企业债主要用于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环境治理、保障房建设等领域的发展。支持的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开展了,才有利于陕西经济的更好发展。而近日,陕西省首只县级城投债——府谷县国有资产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的12亿元公司债券已获准发行,开启了城投债发行的新格局。
由陕西省发改委申报的非上市企业发债规模近两年快速增长,去年和今年发债总规模占近8年来总规模的56%。2006年至2013年,陕西共发行33支企业债,总规模442亿元,去年审核发行132亿元,今年截至8月底已获核准的有119亿元,另有10支债券报国家发改委核准,力争年前全省达到150亿元的发债规模。发债企业中城投公司占比过半,分别是渭南城投、安康城投、府谷城投、商洛城投、西安投资控股、西安高新控股,另外4支是陕西有色、曲江大明宫、陕高速、东岭集团。
陕西省当地一位学者认为,企业债是工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也是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重要融资工具,随着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工业强省战略实施,以及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借新还旧的压力加大,企业债将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了解到,今年陕西省直接融资规模不断增加,融资方式更加多元化。上半年,陕西企业通过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累计发债22支,融资284.5亿元,同比增长70.4%。从债务融资品种上来看,中期票据和非公开定向融资工具已成为企业增发的主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