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切换
新闻
榆林经济转型发展调查 化危为机 艰难转舵
2013
09/09
15:30

随着煤炭价格的持续走低,榆林市在经济连续多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后,2013年上半年回落到个位数。面对经济增速的“高台跳水”,榆林市试图深度调整,力求化“危”为“机”,以期“转”出一片新的生机。

化危为机,煤城艰难转舵

——榆林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调查

增速“高台跳水”,榆林面临考验

8月30日,记者从榆林市统计局工作人员提供的全市2013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中看到:2013年上半年,榆林市生产总值1365.6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2.7%,同比增长8.6%(“十一五”期间,榆林年均增速为16.7%)。其中,截至6月末,榆林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52.84亿元,同比下降2.9%,财政收入连续两月出现负增长。抛除相应的税费减免因素,煤炭以及其他工业品价格下跌成为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因素。

而榆林市发改委出具的报告显示,榆林工业占全市GDP的70%以上,是榆林经济增长的关键。报告指出,从当前看,榆林市工业经济遇到了比 2009年金融危机更为严重的困难,主要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企业普遍开工不足,生产经营困难。1-6月,原煤、兰炭、电石、聚氯乙烯、甲醇、金属镁的平均价格比年初分别下降18%、10%、2%、4.3%、1.2%和8.8%;规模以上直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5.6%,亏损企业195户,同比增加 40户,亏损面达到29.3%。截至六月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停产126户,其中煤矿76户、洗煤厂1户、炼焦厂7户,化工厂13户、火力发电1户、其他 38户,停产面达到18.3%。

针对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榆林市今年已经数次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为了应对煤炭价格下跌对工矿企业的冲击,4月28日,榆林市出台了《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实施方案》,从推动煤矿复产、能源产能释放、实行用电奖励、贷款贴息、促销奖励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与此同时,榆林市在煤炭价格下跌的形势下,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围绕煤、跳出煤,在逐步延长产业链的同时,抓住“能源吸金”效益减弱的有利条件,积极引导企业发展一、三产业,推动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转型怎么转,榆林人首先想到的还是煤

无论在煤炭红火的前几年还是现在,榆林人想要转型的想法无时不在:煤迟早有一天会挖完,得为子孙们寻一条出路。所以,尽管煤价的下跌让不少企业主蒙受损失,但许多榆林人把眼下看作转型发展的良机。

转型该怎么转,榆林人首先想到的还是煤。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榆林,首先想到的是煤的转化与深加工。据榆林市能源局工作人员介绍,虽然按照省政府提出的煤向电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转化,煤、气、油、盐向化工产品转化“三个转化”战略转化了十年,但目前榆林煤炭的就地转化率仍然只有20%。提高当地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积极推进煤炭等资源转化仍是榆林需要力推的转型项目。

今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榆神工业园区,集中承载了榆林大量煤化工重点项目。其中以世界单体范围内最大的煤化工项目神华陶氏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陕煤集团大型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煤化工产业项目,在园区形成了煤炭-煤电-煤盐化工-装备制造- 物流紧密结合的产业链条。据榆神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估算,整个园区煤炭转化率能够达到60%以上。神华陶氏项目于6月份已举行项目场平开工仪式,陕煤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项目环评通过专家评审,土地预审已报省国土资源厅待批。”而这些项目不只成为榆林工业转型的发动机,同时也将成为榆林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潜在增长点。

而在煤炭价格较低的情形下,榆林市一、三产业获得的机遇也大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过去持续流向能源行业的资金,现在逐渐向收益稳定的农业和三产领域投放。一部分在煤矿完成原始积累的资金,逐渐向国家政策倾斜的文化旅游、羊子饲养、蔬菜种植、餐饮酒店等行业投资,一、三产业发展的潜力将会被充分挖掘。

位于榆横工业园区的青岛啤酒榆林有限公司,是榆林招商部门按照调整产业结构引进的食品类企业,公司今年1-7月份实现利润4956万元,上缴税费4007万元,成为榆林调整产业结构的典型案例之一。“跟煤炭行业比起来,我们前几年确实不如人家赚钱,但从现在看,我们的企业消耗的资源少,产品绿色、健康、环保,而且企业总体发展稳定而长远。”青岛啤酒榆林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新霞说。

除了“青岛啤酒”,一大批本地毛纺企业近年来逐渐崛起。陕西羊老大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羊毛防寒服产业的一匹“黑马”。依靠距离羊毛原料产地近的优势,“羊老大”不仅自己设立了产品研发中心和专业的生产制造基地,还在全国150个城市设有代理机构,销售终端数量达到1200多个。公司总经理侯志宏这样介绍“羊老大”:“我们在榆林实现了四个率先,2003年即在中央电视台打产品广告、制定羊毛防寒服的标准、榆林第一块中国驰名商标、建立自己的纺织城。”

而逐渐壮大的“羊老大”也成为榆林市重点扶持的纺织企业。“羊老大”先后在横山中小企业园选址建设占地3000亩的西北最大的“羊毛羊绒产业集群基地”、横山县西南新区选址建设占地200亩的富有榆林地方特色的超大型羊毛绒服装产品专业集散市场——“中国榆林羊毛服装城”。“这样就能把羊毛、羊绒收购、梳洗、生产、加工、销售等一系列的工序集中在园区内,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侯志宏说。

产业转型不均衡,企业亟需资金土地解锁

尽管各行业在有利的政策环境下诞生了一大批富有活力的大、中、小型企业,然而,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不少企业依然面临着资金以及土地等因素的制约。

靠煤炭发家的王平是榆林市榆神工业园区一家玻璃钢管厂的厂长,2012年5月王平筹建了自己的玻璃钢管厂,本来企业预算投资额为7000万元,然而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资金缺口却比较大:“原来想着没有很大的投资,结果一生产才知道,你要买材料全部得现金,而生产出来的产品一下子又卖不出去,资金回笼缓慢,这一来一去资金的缺口就比较大,现在考虑去银行贷款,又很难贷得出来。”而众多一、三产业中,向王平这种情况的人有很多。

“有时候一个县畜牧业的发展,需要的资金并不是很多,如果银行能够给这个行业以一两个房地产企业放贷额那么多的资金支持,这个产业就会发展得很好。现在说重视很多都停留在口头上,老百姓真正想要的那一点贷款却贷不来,所以像这些行业的发展,最大的困难还是资金问题。”曾多次下乡调研的榆林市畜牧系统的一位官员说。

除了资金制约,不少企业也面临着土地的制约。位于榆神工业园区长天天然气有限公司的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是榆神工业园区管委会积极引进的一个清洁能源项目,尽管管委会工作人员每天跟着项目跑,然而项目建设过程中,仍然有部分工厂建设用地由于土地未变更为工业用地而未获审批。“土地直接制约了下一步流程。”长天天然气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如何为企业解开资金、土地等难题的制约,解开“王平们”在企业发展中的困境?榆林市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于今年上半年陆续出台了《关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了众多财税、产业方面的支持政策。而且榆林市县两级都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产业、信息指导等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成为榆林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引擎。

从现阶段来看,如何引导民间资本顺利进入一、三产业的各个行业仍然是个难题,有待于进一步破解。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为企业提供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切实帮助企业开拓煤炭经济发展过程的盲点和弱点领域,将会对榆林的转型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