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石油Link
煤化工的新时代正在开启!
榆林 延长石油 煤化工
共2400字|建议阅读时间 3 分钟
文 | 木兰
在“双碳”目标与能源安全双重驱动下,煤化工产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从传统燃料生产向高端材料制造跃迁。
这两年,全国各地新上不少大型煤化工项目。去年,贵州出现了其历史上投资最多的煤化工项目。今年以来,也有诸多煤化工项目上马或者加速推进,例如中煤陕西投资238.88亿的煤化工项目就在加速推进建设中。
日前,榆林煤制清洁燃料升级示范项目也正式签约落地。项目首期投资达529亿元,目标是打造全球最大的煤制清洁燃料基地。
随着煤化工项目日益增多,不少投资在百亿、几百亿规模的“煤化工巨鳄”接连涌现。这将对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剑指全球第一
早在2023年,榆林煤制清洁燃料升级示范项目便已立项。
项目选址于靖边经济开发区能源化工园,整体规划产能为500万吨/年,所产油品和化工品占比为1:1。首期实施项目为240万吨/年煤制清洁燃料及高端化学品技术升级示范项目,以及配套煤矿建设。
项目的主体单位是陕西延长榆能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负责推进项目的各项工作。
天眼查显示,公司有三个股东,分别是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科合成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其中,延长石油占股51%,为控股股东。
近年来,延长石油的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不仅成立了煤化工公司,还布局了多个煤化工项目。其中,榆林煤化公司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乙醇、醋酸;延安能源化工用煤制油气;榆神煤化工负责煤基芳烃项目建设...
除了油气之外,煤化工早已成为延长石油的重要业务。
不过,与其前期的煤化工相比,榆林煤制清洁燃料升级示范项目又有不同。
项目占地面积达9954亩,规模超过9个北京环球影城。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600亿元,可以带动就业超2万人。
为了保证资源供应,项目将配套建设榆横矿区乌苏海则1号、西红墩和海测滩三个煤矿。
该项目集成了三项全球首创技术:中科合成油新一代间接液化技术、POE弹性体联产技术以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装置,力求占据全球煤化工技术的制高点。
该项目生产的POE光伏胶膜、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关键材料,有望打破国外垄断,将相关材料国产化率提升至95%。
此外,项目还配备13项先进技术装置,其中包括全球单套最大的9×22万方煤气化系统。
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化工产品方面,这个煤化工项目都具备显著优势。这也预示着它将成为煤化工向高端化、多元化发展的新风向标。
绿色转型新路径
除上述优势外,该项目还有更多亮点。
煤制油通常是以煤炭为原料,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生成烃类燃料和石油化工产品的技术,包括间接液化和直接液化两种方式。
本项目采用间接液化,是将煤粉转化成合成气,再进行下一步的转化,生成油品和化工产品。
该技术对煤种要求低,生成油品品质较高。就比如,该项目生产的煤制超清洁汽柴油硫含量低于1ppm,比欧VI标准还要低90%。
但缺点也明显,譬如成本高,吨油耗煤多。这种消耗不仅是煤耗,还有很高的碳排放。
那么,又如何控制项目的高碳排?
陕西延长榆能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为项目配备了年捕碳量400万吨的CO₂捕集装置。通过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项目每生产1吨燃料可封存2.8吨CO2,能有效减少碳排放。
项目的另一个绿色转型举措就是配套建设光伏制氢基地,目标是实现30%的绿氢替代率,并布局百万吨级生物可降解材料生产线,助力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除该项目外,园区内还配有其他的炼油、油气煤综合利用、CCUS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制氧等产业。
届时,该项目会与其他项目深度融合,形成一个集煤基超清洁燃料、特种燃料、生物可降解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为一体的绿色产业集群,大幅降低投资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引领行业向绿色、低碳、循环的方向发展。
煤化工的“新”时代
近年来,新能源装机量实现了大幅增长,能源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推动着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向更低碳方向发展。2024年,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59.6亿吨标准煤,比上一年增长了4.3%。
其中,占能源消费总量53.2%的煤炭,消费量增长只有1.7%。预计到2060年,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总量将降至5亿吨以内。
我国石油和天然气长期保持着较高的对外依存度,2024年石油对外依存度为71.9%,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40.9%。
发展煤制油、煤制气等煤化工产业既能推动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又能增加我国能源的战略储备和产能储备。
这也导致近几年煤炭行业加速了转型升级的步伐。
例如,2024年贵州就上马两个大型的煤化工项目,其中之一还是贵州历史上投资金额最大的,即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再一个就是投资309亿元的贵州(盛义信能源)盘州煤—焦—化—综合能源循环经济项目。
目前,仅贵州黔西市煤化工产业方面在谈的项目就有19个,还包括3个在建,13个拟招企业。
此外,新疆也建立了以准东、吐哈、伊犁等为主的煤化工产业发展集聚区;内蒙古已建成近100个煤化工项目;2024年,宁夏全区的煤化工总产能已经达到3000万吨...
随着产业规模的快速发展,煤化工还开始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方向发展,形成新的煤化工格局。
与前期的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乙二醇、煤制乙醇等不同,现在的煤化工中精细化工产品越来越多了。比如宝丰能源的煤化工项目中就可以生产甲基叔丁基醚、焦化苯、工业萘、改质沥青、蒽油等精细化工产品。
另外,现在煤化工的能耗也越来越低。贵州省曾表示,2023规模以上煤化工企业总综合能源消耗量比2022年下降5.3%,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2年下降12.2%。
山西省还提出推动煤炭和清洁能源优化组合,以“风+光+氢+储”等搭配方式,提高绿电就地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清洁能源优化组合,打造“煤电油化材”一体的综合能源体系。
以榆林煤制清洁燃料升级示范项目为例。其意义不仅在于技术的优势,产品的高端化、用能的低碳化,更在于它是一种全产业链的重新融合。
也就是说,绿色新能源及低碳技术在煤化工产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由这些能源制成的绿氢,与煤化工正形成耦合发展的新形势。
——————正文结束—————
石油Link咨询业务方向涵盖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技术及市场咨询(油气勘探开发、增产采油、管道、数字化、新能源等)、科技攻关研发、新能源产业咨询、企业管理咨询、企业品牌战略咨询及推广、高端培训、会议组织、论文咨询等。
如果您需要开展咨询业务,欢迎联系张经理:13702133857(手机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