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由西安交通大学与陕西省干细胞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陕西省细胞产业创新大会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举行。开幕式上,“十四五”重大项目——陕西国际细胞基因产业转化基地隆重揭牌。
细胞产业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阵地,是推动医学进步、提升人类健康水平的关键力量,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
本次大会以“聚焦细胞前沿,共筑产业新程”为主题,汇聚国内外300余名产学研医界精英,共探细胞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大会举行了陕西国际细胞基因产业转化基地揭牌仪式,基地四大重点平台同步启动,包括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西北分库)、国家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存储标准化试点单位、陕西省细胞药物创新中心、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将围绕细胞产业的资源存储、标准化建设、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不断提升区域细胞产业的整体水平。
据了解,陕西国际细胞基因产业转化基地总投资25亿元,规划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基地以细胞治疗、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为核心,依托区域资源禀赋,深度融合高校、医疗机构、制药企业等,构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生态圈,打造国际化“研发-中试临床-产业化”全链条转化平台。预计3—5年内孵化50+创新企业,推动10+细胞类新药进入临床,同时建立覆盖CAR-T(细胞免疫疗法)、基因治疗等技术的标准化生产平台,吸引全球顶尖科研团队及跨国药企入驻,预计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为了充分发挥各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协同创新,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本次大会还举办了一系列项目落地签约仪式,陕西九州生物医药科技集团、西安九州再生医学集团分别与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院,北京艺妙神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安纳吉细胞生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江西省赣湘干细胞再生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等达成战略协作,推进产业成果加速转化。
陕西省工信厅副厅长刘波在致辞中指出,细胞产业是解码生命奥秘的“金钥匙”、撬动生物经济革命的“新引擎”。陕西发展细胞产业具备“科教资源富集、产业基础扎实、政策支持有力”三重优势。作为全国首个提出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的省份,陕西将通过技术攻坚、链式协同、开放合作三大战略,打造细胞产业创新高地。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