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延安9月18日消息(记者陈锵 实习生秦雨佳)近年来,陕西延安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逐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日前,记者跟着“沿着黄河遇见海·潮起三秦看新程”采访团来到延安市,探访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赋能延安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数字赋能产业链升级
延安苹果享誉全国,如今,消费者不仅能在线上下单,在云端还可以见到自己的果树真容。
“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认养一棵苹果树,认养成功以后可以通过手机小程序看到从开花到结果等至少13个节点的整个生产过程。”在延安市宝塔区电商直播融合孵化服务中心,延安有我一棵苹果树项目负责人曹海洋介绍。
延安有我一棵苹果树项目介绍(央广网发 秦雨佳 摄)
曹海洋告诉记者,截至2022年年底,该项目全网累计曝光2亿多次,销售果树18余万棵,销售苹果5600多吨,创收9000多万,平均一斤苹果市场成交价格在7元以上。
在延安市宝塔区电商直播融合孵化服务中心的直播间里,达人正在为农产品直播带货。“我们直播间采用了绿幕技术,让主播出现在农产品加工的现场,既节省成本,又非常有画面感。”曹海洋说。
数字技术场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苹果产业全链条升级,为延安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新路径。
为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延安市宝塔区建立了宝塔双创街区,主要为创新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提供政策对接、创新支持、创业孵化、电竞研发、线上营销等服务。
据悉,延安市数字片区是数字经济的一个集成示范区,包括以中心街、二道街为核心的二道街智能商圈,以宝塔山下南门广场为核心的南门5G+AI示范园,以双创街区、体育场、体育馆为核心的南大街数字经济核心区,以城市融合指挥中心云为核心的数字综合治理中心,以中山图书馆为核心的城市IP文创综合体五个板块。
工业园区迈向“专精特新”
专精特新,这是延安市工业发展的总趋势。延安新材料产业园紧扣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科技前沿,以“新材料+先进制造”为产业定位,以“专精特新”为发展方向,抢抓发展先机,积蓄后发优势,为延安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西北地区干旱缺水,一些煤油化工企业对膜的应用非常多。”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孙丰智告诉记者:“在延安建设基地,可以辐射整个西北地区,运输、售后服务相对来说更近一些,更方便一些。”
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孙丰智介绍膜产品(央广网发 秦雨佳 摄)
据介绍,三达膜生产车间于2018年9月入驻延安新材料产业园,2019年5月实现落地投产。同年11月15日,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上市。这是陕西省第三家、延安市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园区在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链主”企业的带动下,现已初步形成了先进高分子膜、石墨烯等新材料和新能源储能、先进制造的产业布局,集聚效应和示范带动效应正逐步凸显。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园区共引进企业16家,其中生产制造类企业10家,均属于科技创新型、低碳环保企业,累计实现产值21.76亿元,纳税7562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培育成功了科创板上市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
革命老区化身“科创孵化器”
位于延安高新区的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是延安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融入陕西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效聚合创新资源、加速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有力抓手。
“自成立后,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创新端紧紧依托总平台、总窗口及全省科研院所‘科学家+工程师’力量,产业端紧紧围绕延安特色产业、特色产业链,聚焦创新成果产业化、创新需求成果化两条主线,做好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的高效精准对接,促进两链深度融合,推进延安创新发展。”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一名工作人员介绍道。
为加快政策兑现速度、缩短政策兑现流程,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通过线上信息化智能系统与线下综合服务大厅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实现政策申报“一站式”服务功能。
记者了解到,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围绕产业链梳理科技创新资源清单,发掘企业创新发展技术需求,建立促进成果转化和技术需求高效对接机制,建设“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合作平台。
据悉,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将充分发掘和利用陕西省的创新资源,围绕延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引进科技型企业、技术研发平台、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为推动延安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新力量。
在“数字+创新”的赋能下,新时代的延安已是旧貌换新颜。延安还将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链高端跨越,点燃延安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