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华商报记者从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全省工业企业创新发展情况。近年来,全省工信系统坚持以创新优结构、以创新助升级、以创新促发展,全省工业经济呈现量质双升的良好态势。
2012年至2021年,陕西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7%,制造业年均增长9.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2年6.1%上升到2021年的9.6%;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1%,高于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6.1个百分点。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服务化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1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68家、绿色产品11种、绿色园区4个,国家级服务型制造企业4家、示范平台4个,198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2021年,陕西工业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位居全国第12位。
2021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319.69亿元,比2012年增长1.68倍,比上年增长19.1%,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
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近5年累计组织实施省级重点新产品4659项,遴选“陕西工业精品”236项,大型运输机、新能源汽车、闪存芯片、高端液晶面板等成为“陕西智造”新名片;成果应用“上天入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原子钟、全海深超高清摄像机、地理空间数据处理软件、大型挖泥船疏浚装备等为我国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北斗导航、深海探险、珠峰测量、南海造岛等“深空”“深海”“深地”重大工程贡献了“陕西力量”;产业带动“加码提速”,单晶硅片、重卡变速器产量全球第一,半导体产业规模全国第四,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10万辆以上,规模稳居全国前列。
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高技能专业人才、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等“三高”人才队伍。
将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关工程,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揭榜挂帅”协同攻关,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华商报记者 任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