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核心组成,尤其是以国家级高新区和经开区为代表的产业园,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每个城市创新发展主引擎的作用。
前不久,工信部下属赛迪顾问研究中心通过对全国近400个高新区、经开区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形成发布了《2022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
区域不平衡态势逐渐好转
公开信息显示,截止到2021年,我国拥有各类规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69家(含苏州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230家,累计接近400家。
其中,有超过80个城市同时创建了高新区与经开区,但在近年来看,部分却存在着产业发展趋同的现象,确需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2园区百强榜单
梳理此次发布的园区百强榜单,悦君发现不同于每年百强区、百强县的地区“长期霸榜”,进入百强的园区分布则更多体现出“雨露均沾”。
具体看,共有53家高新区和47家经开区上榜,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分列前三。另外在前十中,来自东、中、西部的园区均有入围,像是第6名武汉东湖高新区,第7与10的成都高新区、西安高新区。
北京中关村全景
产业体量方面,GDP超过千亿元的园区共有48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300家的园区共有65个,而进出口额超过500亿元的园区则有40个。
地域分布上,有着“苏大强”外号的江苏省,因内部发展相对平衡且县域经济撑起半边天,因此以19席上榜园区处领先地位,其后依次为浙江、广东、山东、湖北,进入百强数量在7-9席之间。
尽管海南、青海、宁夏、内蒙古及西藏设有高新开发区,不过由于榜单入围门槛缘故,即未达到国家级高新区2020年企业营收不低于900亿元或企业数量不低于160家的相关标准,所以最终未有园区入榜。
百强园区各省市分布
此外,以往区域不平衡问题正逐步得到改善,西部地区占比呈增长态势。事实上,除了自身发展优势外,也与榜单评价体系有关,不仅是依据传统的生产总量来进行考量。
指标体系综合科技创新、产业跃升、开放协同、三化转型与投资环境五大主要部分,并继续细分24个评价维度与二级指标。譬如比重最大的科技创新,参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等数据;譬如产业跃升,还分析了上市企业数量、营收产出强度等指标,评价选取项目颇为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