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数字经济位列全国第14位,西安名居全省第1位
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要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国“十四五”期间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经过两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人们生活和工作等方方面面都改变了很多,网上办公消费明显进一步加快了步伐,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能。2022年1月17日,为此我们联系了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张鸿,了解一下陕西省2021数字经济发展报告的内容。
2021年12月9日至10日,2021数字陕西建设高峰论坛在铜川市顺利举办。本届论坛上,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张鸿发布了《陕西省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1)》。
据《陕西省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1)》报告显示,全省数字经济在整体规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赋能水平、企业发展等方面逐渐驶入“量质齐升”新阶段。2020年全省数字经济总量达到7200亿元,数字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30.2%,在全国范围内数字经济发展处于第四梯队首位,综合指数排名第14位,符合陕西在全国的经济位次。
该报告认为,陕西省内数字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分布特征。西安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排名第1位,符合其作为省会城市的经济位次。宝鸡、咸阳、铜川、榆林四个地区凭借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排在全省前五位。延安、渭南、汉中三个地区属于第三梯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洛、安康、杨凌三个地区属于第四梯队,其中安康与杨凌分别位列第十位与第十一位,数字经济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报告指出,陕西数字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发展势头强劲,但进一步推进和发展依然面临着统筹协调力度不足、核心产业发展不平衡、龙头企业缺乏、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不足、要素支撑能力欠缺等突出问题。
报告认为,陕西区位优势明显,科教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传统产业链条完整,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好、潜力大,因此,为提高陕西数字经济发展质量,促进产业模式变革和业态创新,构建具有鲜明陕西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第一、针对陕西政策资金投入等要素支撑欠缺的问题,应加强政策资金投入,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二、针对陕西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应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根基。
第三、针对陕西数字核心产业发展不平衡、本土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缺乏等问题,应发展壮大市场主体,提升数字产业化发展优势。
第四、针对陕西数字人才资源不足等问题,应充分挖掘陕西科教优势资源潜力,强化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提升数字人才吸纳能力,突破创新发展瓶颈。
第五、针对陕西产业融合不充分、平台建设不健全等问题,应借鉴其他省份数字技术融合应用的成功经验,完善数字经济平台建设,依托产业互联网进行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推动产业融合升级。
第六、针对陕西统筹协调力度不足,数字化治理程度偏弱等问题,应当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完善数据整合与共享体系,稳步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推进智慧社会建设。
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简介:
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于2017年10月19日成立,至今已有6个年头,是经陕西省委网信办批准、西安邮电大学发起设立的全国首家数字经济专业1+x研究机构。
西数院成立之初就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数字陕西的口号。研究院定位是以“立足数字经济,服务区域发展”为宗旨,致力于打造数字经济高端智库、数字产业方向引领、数字业态成熟转化、数字企业上市孵化和数字人才定制培养的政产学研用融合创新研究机构。研究院成立以来,先后成立了10家研究分院和三个研究中心,研究内容涵盖数字基础、数字技术、数字安全、数字产业、数字业态、数字人才等六个方面,已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专业研究方向。
研究院已成功举办五届西部数字经济高峰论坛并连续发布《陕西数字经济发展报告》,举办三届数字乡村发展论坛并连续发布《西部数字乡村发展研究报告》。研究院举办多场系列数字经济培训研修班和数字经济沙龙,并发表了20多篇相关学术论文,提交10份省市决策咨询建议报告,还承担国家和省部级15个科研项目。
研究院成立以来先后接待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静芝和陕西省政府副省长方光华等领导考察指导,以及马尔代夫自贸区能力建设研究班,“中国—东盟海陆缆互联互通研讨会”东盟7国专家等国内外友人到研究院考察调研。
特别是张鸿院长承担的研究报告《我省“十四五”发展数字经济对策建议》获省长赵一德批示,要求陕西省发改委牵头,结合谋划“十四五”规划和2021年经济工作,对我省数字经济发展进行梳理,提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社会反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