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我市以省市共建大西安为统揽,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全力以赴保增长、快转型、抓统筹、优环境、促改革、惠民生,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增、稳中有转、稳中有优的发展态势。
态势: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3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7%,增速快于全省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超出省考目标任务0.7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34.9亿元,同比增长1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5.5亿元,同比增长19.8%,增速快于全省6.8个百分点,超出省考目标任务0.8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832.4亿元,同比增长28.2%,超出省考目标任务3.2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8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值19104.7万美元,同比下降13.5%;货物净出口9209.7万美元,同比下降41.7%。
三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上半年,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1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9%,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8.7%,比去年同期减少0.4个百分点。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68.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9.95%,比去年同期提高0.8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民间投资额达到446.0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53.6%,比去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同比增长38.2%,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455.8亿元,占投资总量的54.8%,同比提高8.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50.5%,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22.3个百分点。
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22元,同比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811元,同比增长13.2%,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0,比上年同期缩小0.06,比一季度缩小0.1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农业内部畜牧业受疫情影响虽有所下滑、夏粮因灾有所减产,但蔬菜、早熟果等产量稳定、价格高位。
工业内部能化工业受市场需求不旺而导致个位数增长,但建材、食品、装备制造工业拉动作用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限额以上单位增速逐月加快,所占份额有所提升。
财税:经济运行质量提升
上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13.4亿元,同比增长2.1%,占GDP的15.4%,比去年同期减少0.5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9亿元,同口径增长24.2%,其中各项税收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16.1%,比去年同期加快3.9个百分点。
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2.1%,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GDP的4%,比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税收收入中的增值税和营业税分别增长16.7%和16.3%,分别提高25.5和11.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7.8亿元,同比增长41.0%;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3.0%,比去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
全市减排化学需氧量2440吨、氨氮320吨、二氧化硫6500吨、氮氧化物5200吨,分别占全年任务的50.1%、52.1%、156.6%和67.9%。
民生:保障要素支撑有力
民生支出持续增加。全市财政支出122.1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民生项目支出98.4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1%。用电量降幅逐月收窄。
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47.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降幅较最多的月份收窄2.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27.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8%,降幅收窄8.6个百分点。
信贷平稳增长。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48.1亿元、同比增长18.6%,较年初增加173.5亿元、同比增长28.5%;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19.2亿元、同比增长23.6%,较年初增加71.9亿元、同比增长81.3%;金融机构存贷比为41.1%,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10.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客运量6528万人、同比增长4.9%,旅客周转量20.4亿人公里、同比增长5.0%;货运量3734万吨、同比增长10.7%,货物周转量91.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0.6%。
物价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3.3%,低于控制线。
关注:经济环镜错综复杂
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仍处在年度预期的合理区间,但经济环境仍然错综复杂,经济运行外部需求依旧乏力,内生动力仍尚显不足,一些困难和矛盾值得高度关注。
——工业回升动力不足。市场需求不足,部分产能过剩,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3个月回落,中省属企业今年一直处于负增长,占据全市工业总产值近半的能化工业增速仅为个位数,原煤、橡胶轮胎外胎等主要产品产量增速回落,原油加工量、发电量、水泥等产品产量负增长。
——投资新增动力不强。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需求不旺,导致企业投资信心不足,投资力度明显减弱,施工项目个数增加较少,工业项目投资增速偏低。
——消费拉动作用减弱。受国内消费环境以及部分家电补贴政策到期取消的影响,消费市场不够活跃,住宿和餐饮业持续低位运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同比回落较为明显。今年以来我市外贸进出口总值一直呈负增长态势,利用外资较去年同期略有减少。
——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成本持续上涨压缩了企业盈利空间,工业企业亏损面有所扩大,企业利润增速有所回落。
抓手:激发经济内生活力
下半年,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激发市场和经济的内生活力,促进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陕西经济增长极。
抓工业,稳增长。继续实施工业发展“1113”工程,推进彩虹集团与CEC合作,振兴电子产业,扎实做好以煤炭、水泥等为重点的产品销售工作,加快新兴纺织工业园建设步伐,加大高新区项目引进落地力度,尽快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确保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9%。
抓项目,扩投资。认真落实省上重点项目推进办法,继续实行“一套班子外出抓招商、一套班子在家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要素保障,强化推进措施,强力推进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达效,促进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速,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
抓调整,促转型。全力抓好县域经济、服务业和非公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建设咸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抓板块,求突破。全力服务支持西咸新区建设,促进能化、现代建材、高新技术、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六大工业板块加快崛起。加快兴平、泾阳大都市组团城市,乾县、礼泉、三原卫星城市,彬县、长武市域副中心城市以及省市重点示范镇建设,以重点区域的突破辐射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