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切换
新闻
陕西榆阳大步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2020
07/16
16:33

撸起袖子加油干,心无旁骛抓落实,这是榆阳区一直以来的工作作风。在榆阳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一串串数字和成就串联起辉煌的2019年,一幅幅蓝图描绘出榆阳区奋力拼搏的2020年。

“‘十二五’‘十三五’以来,榆阳区经济总量从249亿元增长到937亿元,平均增速10%,处于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水平。财政总收入由50亿元增长到18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9.4亿元增长到52.1亿元,增长5.5倍。煤炭产量由2687万吨增长到9200万吨,增长3.4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速,民生保障水平实现大幅提升。榆阳区从一个经济体量较小、产业结构单一、财政收支紧张、民生基础薄弱、经济社会都比较落后的县域经济体,发展成为全国百强、全省前列的经济强区,榆阳区已大步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4月10日,榆林市政协副主席、榆阳区委书记苗丰在榆阳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说。

榆阳区作为世界一流高端能化基地、国家现代农业基地、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的核心板块,作为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主阵地,正处在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总体发展思路清晰,经济基础扎实稳健,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外部条件更加有利,内生动力显著增强。榆林要将榆阳区建设成为“榆林首善之区”,计划到“十四五”末,榆阳区经济总量将达到17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分别达到6.5万元和3万元。

党建领航创建大美榆阳

开拓创新推出“榆阳经验”

2013年,榆阳区在赵家峁村起步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过几年努力,创新“三条路径”整区推进改革。榆阳区317个行政村中303个村完成改革任务,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405个、乡镇合作联社6个,实施“一户一田”50 万亩。102个村实现集体经济“零突破”,80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20万元,40个村累计分红9533万元,榆阳区成为全国首批学习推广的20个先进典型之一。

围绕“大美榆阳、党建领航”,落实“抓党建、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思路,建成了一大批“党建强、产业兴”示范村,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榆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成为国家试点,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走在省市前列,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为全省先进典型。建成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区。 

榆阳区高质量完成80个贫困村退出和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在全省非贫困县区中位居第一。农村路水电讯气全面升级,140多个新农村建设达到省市先进水平。建成农村幸福院149个,搭建起了“区乡村组户”五级养老服务体系。2019 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36元,是2009年的3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打造文化旅游新名片

开发城市经济新地标

榆阳区从区域板块推进,以榆林古城夫子庙文化旅游板块为重点,拟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旅游新名片,开发集民俗、餐饮、文创、演艺为一体的城市经济新地标。以建设陕北文化产业园项目为抓手,整合陕北民歌博物馆、季鸾公园、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资源,形成文旅融合示范板块。在北部滩区,融合现代农业基地、文化旅游开发、矿区生态治理,加快建设孟家湾、金鸡滩、牛家梁、岔河则等地的现代田园综合体项目,“梦家湾”路虎营地、白舍牛滩现代小镇、牛家梁蔬菜小镇、岔河则有机农业园等示范项目,今年10月底前建成。

在南部山区,以榆林野生动物园为中心节点,以三鱼路生态旅游环线和 210 国道为纽带,突出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美丽农居和传统村落保护,建设“泛赵家峁”生态田园综合体,旅游旺季前必须有新项目、新亮点、新变化。在城市近郊,重点建设色草湾苗木花卉综合体,按照突出主业特色、多元业态融合的思路,优化总体布局,做精功能板块。在已经形成的乡村旅游景区,培育业态、提升质量、规范管理、优化服务、美化环境。实施国家级榆林古城、明长城保护等重点文物工程,建设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成野生动物园环境教育中心、榆阳高新区智慧生活馆和中医院国医馆、金麻矿区治理生态馆、夫子庙文旅街区榆林当代人文馆、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博物馆及陈宝生艺术馆等一批新的精品文化工程,打造榆林沙漠国家森林公园、榆林野生动物园、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小纪汗森林康养园、榆林镇北台长城公园、大墩山桃树园等6个万亩生态文化公园。

实施重点乡村旅游景区标准化示范建设,建好榆林野生动物园二期、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文旅基地、“梦家湾”休闲度假区等一批示范项目,提升赵家峁休闲度假、红石桥乐沙戏水、镇川民俗文化、寨坬窑洞民宿、杭庄采摘观光、白舍牛滩乡村娱乐、三道河则草滩风情等多点开花的旅游业态,推出一批新的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景区。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大力发展研学经济、培训经济,推进文创产品和旅游关联业态开发。推陈出新、去粗取精,办好“大美榆阳”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打造文旅品牌,培育新兴业态,促进群众增收。

聚焦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推进实干创业“榆阳速度”

2019年,榆阳区引进一大批产业转型骨干项目,当年引进、当年建成,不断刷新实干创业的“榆阳速度”。建成投运世界一流水平的象道国际物流园,打造出年设计运力5000万吨的“陆上航母”。长庆上古天然气处理总厂、兖州煤业50万吨DMMn等高端能化项目顺利建成。巴拉素、大海则、郭家滩3个千万吨级矿井加快建设,金鸡滩循环经济产业园铝下游板块取得重大突破。轻工产业园一期标准化厂房即将全面投产,三科智慧农商城开工建设。同时,调整产业园区战略布局,整合东沙新区、麻黄梁工业集中区、汽车产业园和芹河新区,组建榆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中开工李宁体育小镇、榆林院子康养等130亿元的示范项目,开辟了现代城市组团的崭新空间。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综合排名全省领先、全市第一。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5条硬措施,减免民营企业税费32.8亿元,全年新增市场主体、招商引资总额稳居全市第一。

做大做强“3+2+X”新兴主导产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优质果树产业,深化与陕果集团务实合作,在扩规模的同时,更注重提质量,抓好气调库、后整理等项目建设,在鱼河峁、上盐湾等南部山区乡镇,发展2万亩高标准示范果园。优质饲草产业,重点在北部风沙草滩区实施大面积人工种草,引进大型龙头企业,支持本土企业与乡镇合作,新增3万亩优质苜蓿饲草基地。全力申办中国草业大会,叫响榆阳“中国草业明珠”品牌。大漠蔬菜产业,要盯住省市区共建“菜篮子”项目,坚持设施蔬菜、露地蔬菜一起抓,学习寿光模式,以鱼河国家级设施农业基地、芹河设施蔬菜产业基地、牛家梁蔬菜小镇等为重点区域,发展大漠蔬菜 2.3万亩。榆阳湖羊产业,深化与中盛集团战略合作,上半年建成投产小纪汗10万只湖羊基地二期和牛家梁10万只湖羊基地。在金鸡滩、马合、岔河则等乡镇,实施10万只镇村合作社湖羊规模养殖示范项目,计划2020年全区湖羊饲养量要达到30万只。

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打造特色产业区域品牌

抓紧整合资源,培育产业龙头,岔河则乡和大地种业合作的万只肉牛基地要加快进度,上半年建成一期项目,今年全区肉牛产业规模增加2万头。各类特色优势产业,要坚定不移地走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的路子,充分发挥15万亩大扁杏经济林综合效益,做精、做特、做优一批中药材、苗木花卉、食用菌、特色养殖、富硒作物、水产品等高附加值的特色业态。

与此同时,推进传统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抓好白绒山羊品种改良,大力推广羊子、生猪人工授精;抓好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等良种选育和高产集成技术应用,以及农药化肥减量、秸秆综合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要抓紧制定蔬菜、马铃薯、羊子、生猪等产业绿色生产标准,引导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创建农业产业品牌的任务,全权交给区农投公司来抓,经费上足额保障,机制上全力支持,半年之内必须见到实效。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创建统一规范的区域品牌和地标品牌,推出一批有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商业品牌,比如“榆阳湖羊”“榆阳饲草”“榆阳肉牛”“鱼河净菜”等。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 线上与京东、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商合作,建设网上旗舰店、品牌店。线下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和各地商会资源,年内在西安、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建设一批榆阳优质农产品品牌形象店。

建设国家级产业集群

打造陕甘宁蒙晋交界物流枢纽

榆阳区坚定不移抓大矿、抓转化,释放煤炭优势产能,确保原煤产量突破亿吨,加快推进曹家滩、袁大滩、大梁湾、郝家梁、双山、柳巷等新建矿井释放产能,建设巴拉素、大海则、郭家滩等千万吨级矿井。强力推进未来能化400万吨煤液化项目尽快上马,加快配套上古天然气化工下游产业链项目,开工建设20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示范项目,积极争取恒力集团等大型转化项目落地,拟把金鸡滩循环经济产业园、西红墩煤化工产业园打造成世界一流高端能化基地的核心板块。

先进制造业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铝下游合金材料产业链、轻纺和羊毛防寒服产业链上取得突破,形成国家级产业集群。金鸡滩循环经济产业园铝下游产业板块,首批3个10万吨级铝加工示范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实现50万吨铝液就地转化。榆阳高新区轻纺工业标准化厂房入驻投产,同时启动二期标准化厂房项目,入园企业优惠政策优于周边地区。依托陕北能化基地基础化工产能,直接进入下游材料、化纤、精细化工产业领域。在金鸡滩循环经济产业园、榆阳高新区麻黄梁板块建设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等标准化厂房组团,培育高附加值的制造业集群。在重点工业园区布局发展环保产业,推出一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利用等领域的示范项目。

聚焦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把现代物流产业上升到全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高度,构建立体化、智能化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打造陕甘宁蒙晋交界物流枢纽。加快建设象道国际物流园二期项目,进一步提升发运能力。发展无车承运和多式联运业态,建设高水平的电子商务和智能物流产业组团。盘活聚能物流项目,改造提升麻地湾等地零担货运物流板块。搭建运营区域电商平台,加快物流、快递总部基地建设与电商融合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元化升级,提升榆星广场、夫子庙文旅街区等城市商业综合体品位,积极谋划榆阳高新区现代城市综合体项目,承接全国一流品牌和商业业态,引进落地区域总部和更多一线品牌,把强劲的购买力留在榆林。

做大做强新兴主导产业

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创建“全国最大的优质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优质肉羊全产业链生产基地”两大目标,榆阳区落实10大重点任务、28项重点项目,打造辐射带动全区乃至周边地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做大做强新兴主导产业,深化与陕果集团战略合作,注重果业“后整理”建设,发展10万亩优质果树。支持区农投公司与区农垦公司、乡镇合作总社建设产业联合体,抓好鱼河国家级设施农业基地、芹河设施蔬菜产业板块、牛家梁农场田园综合体等示范板块,多点建设规模基地,学习借鉴寿光模式,大力抓好“净菜”产业,发展10万亩大漠蔬菜。支持好禾来公司等本土龙头企业与重点乡镇合作,打造10万亩优质饲草基地,争取举办中国草业大会,叫响榆阳“中国草业明珠”品牌。

精心打造“榆阳湖羊”品牌,建立百万只规模的全产业链基地,加快实施镇村合作社湖羊规模养殖示范项目。支持大地种业等龙头企业与岔河则乡合作总社联合,打造万头规模化肉牛养殖基地。鼓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中药材、水产品、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结合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今年10月底建成投产百万只肉羊屠宰加工厂,年内建成马铃薯全粉加工项目。支持鱼河蔬菜批发市场做大做强“净菜”电商配送业态,加快进度、按期建成三科智慧农商城,在农业科技示范区和农业大乡大镇布局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冷链物流项目,引进大数据系统改造提升古城农贸市场,打造智慧城市农商综合体。

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让“榆阳蓝”成为“幸福标配”

榆阳区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当好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排头兵。全面实施水资源供给保障、造林绿化攻坚、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要生态区域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整体质量提升、绿色发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全民生态文化培育“八项行动”。

统筹推进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矿区、园区、重点河流流域和城镇“六大区域”治理。今年将重点抓好“三环三带七园七廊道”全域生态建设工程,完成造林15万亩,集中打造10个森林集镇、10个森林村庄,新增20个区级森林公园,提升绿化造林覆盖度和管护质量。探索实行“林长制”。建成榆神矿区金麻片区输配水系统,确保疏干水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6月开工榆神矿区牛家梁片区和榆横矿区两条管线,2021年实现矿井疏干水全部循环利用。

煤炭采空塌陷区治理工程,将修订完善矿区治理基金管理办法,总体规划、试点先行、分步推进,在杭来湾、金鸡滩、榆树湾3个煤矿开展试点,按照建设生态田园综合体的思路,统筹运用生态修复措施,打造全国矿区治理标杆,建成国家级煤矿采空塌陷区治理示范区。城乡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持续打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四大保卫战”,以铁腕治污“二十项攻坚行动”为抓手,突出抓好大气污染防治,让“榆阳蓝”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标配”。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打开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充分衔接,注重抓根本、抓长远、兴产业、建机制,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人口收入为着力点,有效解决边缘村、边缘户相对贫困问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对标三年扶贫行动开展“回头看”,巩固贫困村、贫困户退出成果,全面排查整改影响脱贫的突出问题,确保剩余1395户1852人全部高质量脱贫。

进一步提升“互联网++”社会扶贫、消费扶贫等工作质量,推出全省乃至全国的扶贫新样板。着力抓好企村共建专项行动,推动区内央企省企和本土民营企业在贫困村建立农产品后勤保障基地。把扶志摆在重要位置,试点推行“孝善基金”,开展孝善养老工作,督促子女主动承担赡养老人义务。强化返贫监测预警机制,落实好国家脱贫攻坚普查任务,重点监测无劳动能力的老人户、收入下降的脱贫户、面临特殊困难的边缘户,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识别贫困人口帮扶工作。

下一步,榆阳区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用力抓党建、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以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引领高质量发展,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支撑转型升级,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揽“三农”工作,以深化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以加快社会治理现代化维护和谐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榆阳区经济工作将努力实现“11255”奋斗目标,即全区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原煤产量突破1亿吨,财政总收入达到2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构建千亿级高端能化、“3+2+X”现代农业、全域文化旅游、现代智慧物流、战略新兴产业五大经济板块,打开全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