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切换
新闻
融资有渠道 发展劲更足―陕西省积极破解涉农贷款难
2020
06/03
10:10

涉农金融领域长期以来存在“两难两怕”问题,银行机构贷款发放有顾虑,农村贷款的需求不能充分满足。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在陕西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统贷联放”统筹整合零散的融资需求,深化联结机制,撬动了以贷款为核心的金融资源更加有效地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破题“两难”,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激发支农积极性

以蓝田县选锋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合作社+扶贫车间”、阎良区亚宏面粉厂为代表的“多机构信贷+投资基金+贫困户”、高陵区虎家村为代表的“整村授信+小额担保贷款”等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典型案例,见证了西安市试点“统贷联放”金融服务模式的显著成效。

通过梳理摸排项目融资需求,搭建对接平台,加强部门合作协调,陕西“统贷联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紧密结合省市县(区)的重点产业,把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契机,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选取农业产业的重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核心经济体,以特色农业为主线,整合企业、农户的融资需求,支持企业与农户融资增信。例如,农业银行陕西省分行、秦农银行阎良支行根据当地合作社推荐,2019年向243户农户发放贷款2736万元。

为减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顾虑,人民银行各级支行增强政策资金引导支持,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结构引导作用,利用再贷款、再贴现的成本优势,调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支小支农积极性。同时,通过强化与政府、担保、保险等部门合作,金融和政策资源充分整合,丰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产品体系。

依托再贴现政策工具,西安创新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为农业龙头企业量身定做“央行·陕富通”供应链商业票据金融产品,构建了政策工具支农、特色产业精准对接、金融资源承载效率提升的“三位一体”市场化金融服务体系。针对单一农业小微企业和农户信用低、授信额度有限的特点,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探索借助产业链核心企业信用延伸,为小微企业和农户增信。在对接西安阎良国强瓜菜专业合作社甜瓜种植户批量信贷需求过程中,人行西安分行营管部协调阎良区通过财政对设施大棚及认定的职业农民进行大棚钢架补贴和贷款贴息,为设施大棚购买农业政策性保险,保费中70%由政府补贴。

着力破解老问题

涉农贷款“两难两怕”,即企业和农户“贷款难、怕不贷”,银行“难贷款、怕不还”。涉农贷款难,主要是由于供给端金融服务碎片化、金融产品单一化,需求端融资主体缺信用、缺信息、缺抵押。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积极研究探索,推出“统贷联放”金融服务模式。“统贷”依托核心主体,挖掘分散于同一产业链上的融资需求,整合共同点。“联放”是在供给端深化联结机制,改变单纯依靠银行信贷资金投放的原有模式,引入货币政策工具的低成本资金、产业扶贫基金、财政奖补资金、政策性保险和担保风险分担基金等,从“贴、投、保、补”四个层面推动信贷政策、财政政策等形成合力。

助力脱贫攻坚

通过加强与多个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统贷联放”金融新模式有力支持陕西省各地打造“54321”产业扶贫模式。

西安市形成“54321”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模式。该项工作从2018年开展以来,西安累计发放贷款1.48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6000余户。西安“54321”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模式强化了人民银行、财政局、扶贫办、金融办、农林委等五部门扶贫工作合力;发挥“再贷款+财政奖补+担保+农业保险”四项政策联动效能;建立贫困户、帮扶企业、银行机构三方利益联结长效机制;实现“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和“农业产业做强做优”双重任务目标;突出“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效果。

农业产业“投贷联动”有效拓宽涉农市场主体融资渠道。邮储银行(601658)西安市分行与西安市扶贫基金合力开展票据融资,以再贴现对接,为农业扶贫企业亚宏面粉厂提供金融支持。西安市扶贫基金对企业投资2000万元,持股14.82%,企业获得邮储银行贷款5300万元。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和扶贫基金手段,有效提升了银行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以产业扶贫为纽带,金融机构加强了与西安市农业产业(扶贫)投资基金的协调力度,建立项目互荐机制,提升农业企业融资满足度。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