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纺织经济发展趋势,推动服装产业升级。12月11——12日,陕西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推进大会在丹凤召开,来自江苏、上海、浙江、河南、深圳、大连等地的客商代表、纺织行业专家、企业领导,深入探讨纺织服装行业在新形势下的转型升级和动能提升,推动各方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共享机遇、共创未来。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组书记高勇,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周一奇,陕西省工信厅总工程师崔跃民,大连市工信局副局长李云生,江苏省工信厅调研员丁红念参加会议。
陕西已形成全产业链纺织工业体系
纺织工业是陕西省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曾有过辉煌的历史,1981年,陕西省纺织规模占全省工业的1/4,对陕西的经济建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全国重点区域和省份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陕西纺织工业的地位被取而代之,并且徘徊不前。2010年陕西省纺织工业扭转了连续亏损局面,进入快速恢复性增长期。近10年来,陕西纺织工业国有体制改革实现了突破性发展,民营资本大幅提升,园区化、集群化承载作用进一步显现,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经济运行效益明显提升、企业适应市场能力进一步增强。
崔跃民在会上表示,这次会议既为我们学习先进、补足短板,加速全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也为纺织服装产业东西部合作搭建了桥梁纽带,更为陕西纺织服装产业扩大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助推追赶超越提供了强大引擎。
“目前,陕西省已形成以棉纺织为主体,包括服装家纺、丝绸、印染、纺织机械、科研院校等全产业链的纺织工业体系。2018年底陕西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8.97亿元,同比增长9.9%。今年1-10月,纺织服装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4%,高于全国16.4个百分点。” 崔跃民在会上介绍,西安、咸阳、宝鸡老纺织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通过退城入园、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已焕发出新的生机;眉县常兴镇、乾县城关镇的一批民营纺织企业,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以装备换市场,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榆林市多年来大力扶持羊毛防寒服产业发展,产量占到全国羊毛防寒服总量的70%,榆林已成为国家羊毛防寒服名城。
下一步,陕西省工信厅将全力以赴推动陕西纺织服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完善产业链条,加大扶持力度,以创新驱动为主线,调整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产业纺织品,全面提升纺织装备制造水平,构成一体两翼多点的纺织工业发展布局,把陕西打造成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特色纺织工业强省。
推进会现场签约65.4亿元
为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推进会现场,陕西省服装行业协会与江苏省服装协会、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等多家各省协会、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书,初步统计,本次会议共计签约金额达到65.4亿元。
会上分别为榆林高新区纺织服装园、眉县常兴纺织工业园、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和丹凤雅尔艾服装产业园4个产业园区颁发“陕西省纺织服装产业示范基地”奖牌。来自丹凤、榆林高新区管委会、眉县、略阳、柞水等市县领导进行了招商推介。
为深入探讨纺织服装行业在新形势下的转型升级和动能提升,大会议期间,同时举办了主题为“适应时代新变革,推进产业新发展”、“迎接产业转移,加快品质提升转移升级”、“加快东西部对接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创新发展研讨会。
会后,与会人员还前往竹林关镇商洛鹤秦服装生产项目参观调研。该公司新建4万平方米厂房,已经安装10条吊掛式流水线及全自动裁剪系统,年产300万件服装规模,一期安置3000名社区贫困妇女就业,为陕西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树立了新样版。
据悉,本次大会来自14个省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相关负责人;商洛市丹凤县、柞水县,汉中市略阳县政府主要负责人;陕西省12个市区工信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陕西省各市区纺织服装企业负责人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