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喜讯传来:在全国21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西安两个开发区成绩优异。其中,西安经开区综合排名第17名,较上年提升5位,综合排名位列西部第一;陕西航天经开区科技创新单项排名第4位,提升4位,单项排名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10位。
此前,2018年12月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制定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中,西安、宝鸡、延安三市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名单。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我省加快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让资源在高效流动中聚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年多时间,西安多次升级调整户籍政策,大幅简化落户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增强西安“西引力”。2月13日,西安市进一步放宽部分户籍准入政策,对学历、在校大学生、人才引进、投资创业、投靠直系亲属、安居落户等六类落户条件进行说明。据统计,2017年推出户籍新政以来,截至目前西安市新落户人数已超过100万人,其中2018年度新落户79.5万人。
西安一家教育类企业,因支付上游客户大额印刷费用,面临资金续贷难题。招商银行西安分行为其办理了3年期的抵押类“无还本续贷”,3年期授信1500万元。在企业单期还款困难时,银行通过审核释放下一笔贷款覆盖上期债务,有效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陕西金融业创新业务流程,为实体经济发展输入金融血液,切实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畅循环 促要素充分涌流
2018年7月24日,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为力成半导体(西安)有限公司成功办理了首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审核便利化试点业务。该试点允许自贸试验区内的试点企业对资本项目收入实行“先付后审”,减少了结汇支付审批环节,节约了企业办理时间和资金在途成本。
在我省,国民经济各环节共同施力,多渠道确保国民经济发展要素畅通流动。
一系列立足陕西产业特色的金融支持产品应运而生。针对我省重点领域企业中航飞机的上游供应链企业,中行量身制定了“中银航空贷”产品。截至2018年三季度,“中银航空贷”累计投放金额超过12亿元。围绕延安苹果产业转型升级,银政企三方联动,引领延安民营企业围绕苹果产业项目,累计获得25亿元授信。
疏通国民经济循环,要找到经济运转中的“堵点”,让经济要素自由顺畅流动。经济循环中可能存在三个“脱节”:商场供需脱节,国内供应主体质量品牌没有满足消费晋级的需求;人力资源与工业需求脱节,招工难与工作难并存;金融与实体经济脱节,民营经济得到的金融支撑相对缺乏。完成“疏通”,就要对症下药。
金融因实体经济而生,也因实体经济而发展。在陕金融机构积极服务民营经济,下降融资成本、缓解融资压力,打通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堵点”。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鼓励金融创新,建立高效的动产担保挂号体系,让企业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多样化财物可作为借款担保物,拓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
出实招、下硬茬的一系列举措,让“金融活水”充分滋养经济社会发展。
促改革 蓄积发展新动能
陕西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2018年中欧(亚)班列“长安号”共开行1235列,运送货物120.2万吨,货值17.2亿美元,重载率、货运量指标居全国第一,运送的货物由工程机械类逐步扩展到服装、电子设备、粮食、汽车等全品类。
陕西加快推动消费升级,促进内贸流通转型发展。我省出台“稳外贸”具体措施,统筹支持西安建设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分拨中心、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合作中心、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中心,为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运输走廊”提供有力支撑。“通道+口岸、通道+电商、通道+产业”模式,让中欧(亚)班列“长安号”成为一条开放通道,带来贸易快速发展、产业快速聚集。
1月12日,陕西省出台《关于当前做好稳定和扩大就业支持创业工作的指导意见》,从积极帮助困难企业稳定职工队伍、积极支持企业吸纳就业、强化政策扶持和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岗位适应能力、切实做好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等方面,千方百计保持就业形势稳定。
2018年6月,陕西成功获批“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试点”,成为全国第6个也是西北地区唯一参与该试点的地区。截至2018年11月末,陕西西电集团等5家公司被纳入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为陕西带来跨境资金9.18亿美元。2018年1月至11月,陕西银行业结售汇总额241.94亿美元。
在人行西安分行的支持下,紧抓向西开放和“一带一路”机遇,陕西金融业结合我省资源禀赋、经济特点和比较优势,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打赢“三大攻坚战”为抓手,精准传导稳健的货币政策,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为陕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为追赶超越蓄积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