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陕西省召开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会议中提到2019年陕西将积极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劳动,压实县级主体责任,发动农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治理,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建设200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村。
自2018年以来,陕西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2018-2020年)行动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落地,引导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倾斜。第一产业投资高速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人居环境和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乡村振兴战略初显成效。
经过多年的发展,陕西省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社会环境逐步改善;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本文将从农业生产能力、农产品产量、农村电商以及乡村旅游等七大角度简要总结了在实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陕西省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规模不断增加,发展速度加快
陕西省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全省农业呈现总量增加、占比提高、速度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2017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28.6亿元,2010年以来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5.0%,比全国高0.9个百点。占比由2010年的2.4%提高到2017年的2.7%,提高0.3个百分点;2017年增长速度位居全国第7位,比全国高0.7个百分点。陕西农业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提高,速度加快。
数据来源:陕西省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农业生产稳步提升,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保证
1、粮食生产能力提升。
陕西省粮食总产量连续14年超千万吨。2017年全省粮食产量1216.2万吨,比2010年增长4.3%。其中,2013年秋粮单产达到282.8公斤/亩,创秋粮单产新高;2015年夏粮单产267.7公斤/亩,创夏粮单产新高。2018年,全省粮食总产量1226.31万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夏粮产量438.30万吨,下降0.9%,秋粮产量788.01万吨,增长4.8%。
数据来源:陕西省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油料、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规模稳步扩大。
2017年,全省油料播种面积466.6万亩,油料产量66.9万吨,面积和产量均为历史之最。2010-2017年,油料产量年均增长2.6%,油料单产年均增加1.8公斤/亩。全省蔬菜播种面积815.7万亩,2010年以来年均增长2.9%;蔬菜总产量1974.8万吨,年均增长5.2%。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陕西省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808.79万吨,增长4.3%;
数据来源:陕西省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园林水果区域布局更加优化。
陕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断加大优势特色果品产业发展规模,积极推进苹果“北扩西进”和猕猴桃“东扩南移”以及“因地制宜、以优取胜”战略,发展葡萄、樱桃、梨、柑橘、草莓、蓝莓、石榴等时令特色水果,陕西果业的综合实力得到稳步提升。2017年,全省果业增加值432.5亿元,占全省种植业增加值33.1%,比2010年提高13.9个百分点。全省园林水果面积1987.3万亩,比2010年增加362.3万亩,增长22.3%。园林水果产量1801.0万吨,比2010年增加564.5万吨,增长45.5%。全省苹果面积1087.8万亩;苹果产量1153.9万吨,苹果面积、产量和品质稳居全国第一。猕猴桃面积100.0万亩;猕猴桃产量139.0万吨,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据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陕西省园林水果1566.01万吨,下降5.7%。
数据来源:陕西省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畜牧产业化步伐加快,产量平稳增长。
陕西畜牧业以产业化、规模化和区域化发展为重心,积极转变畜牧养殖方式,大力引进和繁育优良畜禽品种,加快畜禽生产企业及畜禽养殖大户的扶持力度,畜牧养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北羊、南猪、关中奶畜”的畜禽生产格局不断优化。2017年,陕西肉类总产量111.7万吨,比2010年增加9.1万吨,年均增长1.2%;奶类总产量189.1万吨,比2010年增加11.5万吨,年均增长0.9%;禽蛋产量59.3万吨,比2010年增加12.3万吨,年均增长3.4%。
2018年陕西省猪牛羊禽肉产量113.68万吨,增长0.9%;牛奶产量109.75万吨,增长2.3%;禽蛋产量61.58万吨,增长2.5%。
数据来源:陕西省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注:2018年奶类数据指牛奶产量
三、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设施农业发展迅猛
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保障,也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十年间全省农田水利条件有所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所增强。2016年末全省可灌溉耕地面积占实际耕种耕地面积的比重为32.0%,近1/6可灌溉耕地有喷灌、滴灌、渗灌设施。在国家农机具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全省积极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机械拥有量快速增长。随着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大棚、温室等农业设施较快增长,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时空分布,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省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2%,比2006年提高34.3个百分点。2016年全省温室和大棚占地面积54.95千公顷,比2006年增长3.8倍。
四、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陕西在工业强省理念带动下,不断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技术创新步伐,农产品加工业较快发展。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规模日益扩大,获得较快发展,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农业人口转移就业。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830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31.6%,比2011年新增785家。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资产合计2634.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比重9.1%,比2011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4483.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5%,比2011年提高6.8个百分点。
五、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快速推进,市场交易额不断扩大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快速发展,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生产、农民增收、繁荣农村市场,保持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全省58.0%的乡镇有商品交易市场,41.3%的乡镇有以粮油、蔬菜、水果为主的专业市场,37.1%的村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占比分别比2006年提高9.7、18.1和12.9个百分点。2017年,全省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65.8亿元,比2011年增加521亿元,年均增长13.8%。2018年全省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072.24亿元,增长11.5%。
数据来源:陕西省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六、新业态蓬勃兴起,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近年来,全省通过开展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推动贫困地区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应用、帮助贫困户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创业、持续开展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培育一批农村电商龙头企业、全方位开展电子商务知识技能培训、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等工作持续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参与扶贫工作,大力开展电商扶贫工作。2017年末,全省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数量达到49个,建成县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89个、镇村电商服务站点6464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点成为生态服务中心、创业中心和文化中心,电商发展在改变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生产和思维习惯的同时,吸引了更多有想法的优秀人才回到农村、建设农村,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数据来源:陕西省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七、“种庄稼”成“种风景”,乡村旅游日趋火爆
乡村旅游作为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业态,其发展在农民增收、农业多种经营、农村美丽繁荣中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之一。2017年陕西省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区)10个,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完成投资41.23亿元。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02亿人次,占全国的9.6%;旅游收入275.6亿元,占全国的4.8%。
数据来源:陕西省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商产业研究院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乡村振兴模式业不断涌现、层出不穷,但各地仍需根据实际,不能简单地复制,而是实事求是,不断发展创新。中商产业研究院是中国规划咨询领先机构、上市公司,具有专业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凭借20多年的产业研究服务经验,中商产业研究院为超过500家海内外知名企业(机构)提供过数千项专业服务,提供超过5000项国内外企业产业研究案例,累计获得超过10000家客户高度好评,拥有丰富的产业新城、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智慧物流等类型项目规划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