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陕西榆阳大地,放眼望去,"一带三园两片区"高端能化基地景象映入眼帘。从榆神矿区涉及榆阳大河塔、麻黄梁、金鸡滩、牛家梁等乡镇到榆横矿区涉及榆阳小纪汗、芹河、巴拉素等乡镇之间形成的工业产业带,重点发展煤炭采掘和以煤为基的高端能化产业;麻黄梁工业园、金鸡滩循环经济产业园、西红墩能化产业园3个园区,重点发展高端能化工业、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小壕兔和鱼河为中心的两片区,重点发展新能源和原盐采掘及盐化工产业。科学合理的能化工业布局,为榆阳描绘出光明的发展蓝图。
"近几年来,榆阳区坚持科学发展、调整结构,始终把发展牢牢抓在手上,顶住经济持续下行压力,扭住关键抓调度、稳增长,顺应市场调结构、促转型,推动经济实现了高基数的逆势增长,迈出了转型升级、追赶超越的新步伐。"榆林市政协副主席、中共榆阳区委书记苗丰说。
榆阳区作为高端能化基地、国家清洁煤生产基地,坚持"三个转化""三个围绕",重点发展了煤化电热一体化、煤液化、煤制油、煤制气、铝镁合金深加工、煤盐耦合等产业,构建"以煤为基、多点支持、耦合发展、绿色低碳"的高端能化工业大格局。
众多能化企业积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加强科技创新力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高端产品,催生高端产业,促进能化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今年上半年,榆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4亿元,稳居全市第二,增长9.6%,高于榆林市(8.6%)、陕西省(8.6%)和全国(6.8%)平均水平,较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亿元,增长35%,较上年同期提高20.7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销两旺,煤炭产量达到4063万吨,增长38.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17.5亿元,增长21.5%,增加值完成173亿元,增长10.8%,位居榆林市第一。
以煤为基:构建现代高端能化产业体系
"十二五"以来,榆阳区紧紧围绕资源开发和深度转化,推动能化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先后引进华电、兖矿、陕煤、有色等一批中省大企业、大集团,累计实施重大产业项目120个,总投资1000多亿元。先后建成小纪汗等3个千万吨级和麻黄梁等5个百万吨级现代化矿井,煤炭产能达到8000万吨;建成了未来能化100万吨煤制油、有色60万吨铝镁合金、中盐120万吨真空制盐等一大批骨干项目;建成了780兆瓦光伏发电和100兆瓦风电的装机规模。建成了煤基多联产、三氯乙烯、碳酸二甲酯、化肥、电石等一批循环经济产业,现已形成了以煤炭、煤化工为支柱,以装备制造为主体的门类众多、有数百种产品的现代能化工业经济体系。煤炭产值占比由"十二五"时期的5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32%,工业结构由"一煤独大"到"多元发展",同时风电、光伏等行业的蓬勃发展为工业结构的调整注入了新的活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由2010年的50多户增加到123户,年均增加10户以上。"榆阳煤炭""健康食用盐""未来清洁油""有色高品质铝"等榆阳好产品享誉国内外。煤炭开采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天然气开采三大支柱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3%以上。
创新发展:一批现代高端能化企业引领同行业
国内首个百万吨煤间接液化项目——"未来能源100万吨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已经成功运行两年多,在这里,4.5吨价值1993元的原煤经过完整的工艺流程,可以产出一吨价值5590元的油品,效益达到3660元。目前,未来能源一期后续400万吨煤间接液化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推进,项目由200万吨低温费托合成装置和200万吨高温费托合成装置构成,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18亿元,上缴税收130亿元,利润89亿元。园区将成为柴油、石脑油、汽油、液化石油气、溶剂油、特种蜡、聚丙烯、混合醇、丙酮和甲乙酮、醋酸的"煤、油、电、化"一体化循环发展的新型工业园区。
陕西未来煤制低温费托合成技术世界领先,煤炭分质清洁转化技术攻关实现重大突破,像这样的高端能化企业,在榆阳遍地开花,全国首创的120万吨粉煤热解项目取得成功、50万吨国富炉煤化工技术示范项目成功点火运行,中盐榆林真空制盐生产线达到国内一流、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新能源园区规划拟建设项目13个,项目规模2000兆瓦,首期规模1200兆瓦。项目总投资219亿元,首期投资123亿元。已引进13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20亿度,年产值可达10亿多元,利税4亿多元,年节约标煤近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6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8万多吨。"在小壕兔新能源产业园内,小壕兔乡乡长刘生鑫介绍。位于榆阳最北端的小壕兔新能源产业园,距榆林城区45公里,园区控制面积17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98平方公里。规划拟建设风力发电900兆瓦、生物质发电50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400兆瓦、太阳能光热发电500兆瓦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项目。
高端引领:加快能化工业转型升级
未来,榆阳将加强产能建设,做大煤炭产业;加快资源转化,做强能化工业;坚持多点突破,做优新型工业;用"高端理念"引领榆阳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加强产能建设,做大煤炭产业。榆阳区按照大型化、现代化、集约化、精细化、生态化的发展要求,着力建设高效绿色安全的亿吨产煤大区,计划建成曹家滩、大海则、巴拉素3个千万吨级矿井,力争开工建设1500万吨乌苏海则、1000万吨可可盖等11个现代化大型煤矿;新建袁大滩、大梁湾等8个百万吨级煤矿项目,逐步形成"千万吨级矿井为骨干、百万吨矿井为补充、现代开采技术为支撑"的煤炭生产大格局。大力发展型煤、洗煤、兰炭等清洁型能源产品,到2020年,原煤产值达到456亿元,煤炭机械化开采率达到85%、产销率保持在96%以上。启动建设华辰4亿立方米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着力打造全国健康食用盐生产基地,推动原盐向纯碱、聚氯乙烯及衍生物转化,延长盐化工产业链。开工建设有色二期40万吨铝镁合金项目,将铝镁合金产能提升到100万吨。
加快资源转化,做强能化工业。把量水而行、清洁高效转化、示范先行、科学合理布局和自主创新作为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的重要方向和原则,在煤炭资源分级分质清洁利用上下功夫,将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提高到40%以上。打造陕北能化基地大型火电集群,加快推进小壕兔、袁大滩等4个百万千瓦级火电项目建设,形成1.2万兆瓦以上现代化空冷电源规模,年发电量突破150亿千瓦时。深化与央企、省企的战略合作,建成投产陕北乾元30万吨煤焦油加氢,启动未来能化一期后续400万吨煤液化、北京中枢军民融合新材料产业园、中石油天然气轻烃回收、兖州煤业二期60万吨煤制甲醇、榆能30万吨乙二醇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建设国家级的煤炭分质清洁转化试验基地,抢占煤化工技术研发推广的制高点。
坚持多点突破,做优新型工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在煤炭采空区和东南部山区新建30个光伏发电项目和10个风力发电项目,率先建成华电、大唐国际等新能源骨干示范项目,榆阳区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00兆瓦。发展新材料产业,围绕铝镁合金项目,延伸铝下游加工产业链,启动建设15万吨铝线杆、15万吨高精度铝板箔、10万吨铝合金建筑型材、500万平方米防火铝塑板、10万吨聚碳酸酯等项目;引进建设石墨烯、晶体等新材料项目,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
到2020年,榆阳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框架将基本形成,工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高端能化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初具规模,现代特色轻纺工业基础牢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一个产业链条完整、分工合理、布局优化、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集群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