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在短短20余天时间里,一条条交通“大新闻”,让三秦百姓为之振奋——12月6日,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12月7日,西安至法门寺等4个城际铁路项目集中开工;12月15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成为国内第8家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人次的机场;12月27日,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等5条高速公路集中开工;12月28日,宝汉高速公路坪坎至汉中段顺利建成通车……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近年来,陕西紧紧围绕“奋力建设交通强省、办好人民满意交通”的发展目标,持续加快公路建设,全面提速铁路发展,快步推进民航成长,交通已由制约陕西发展的瓶颈转变为发展的新优势。
脱贫路:一路连南北 群众奔小康
2017年8月28日,全长828.5公里的沿黄观光路建成通车。这条路从南至北连起了渭南、延安、榆林的12个县(市)、72个乡镇、1220个村,连通9条高速公路、13条国道干线公路以及80条县乡公路,直接惠及沿线200万群众。
一路连南北,美景待客来。沿黄观光路连通了黄河沿岸50余处旅游景点,集丹霞地貌、峡谷湿地、黄土民俗、红色文化、田园风光、农业产业示范为一体,与丝绸之路起点风情旅游走廊、大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一起,形成了“三大旅游高地”。
“我把村上闲置的窑洞收拾一下,把旁边的苹果园改成采摘园,这样就能把游客留住了。”沿黄观光路通车前,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椿曲村村民杨浩高兴地对记者说。
和杨浩一样高兴的还有延长县桃枝村57岁的白生生,看着门口崭新的马路,他感慨地说:“以前一下雨,路就冲毁了。现在路修好了,出门方便多了。路通了游客多了,年轻的后生也被吸引回来了。”
“黄河流经吴堡二碛,300米宽的河面突然收缩至50米左右,上下落差达10余米,有风有浪最适合玩漂流。”沿黄观光路通车后,吴堡县水泥厂下岗职工王跃进瞅准了搞旅游的新路子,决定成立一家户外漂流旅游公司。去年夏天,公司试营业期间,每天前来体验黄河漂流的游客达400余人。
沿黄观光路的通车,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更成为我省交通带动产业的典范。为全力推进交通扶贫工作,我省交通运输系统建立起自上而下的脱贫攻坚组织领导体系,去年先后4次召开全省交通脱贫攻坚推进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建立了常态化的督导工作机制,9个交通脱贫攻坚督导工作组累计开展了98次实地督导,实现所有贫困县(区)全覆盖。
经济路:高铁穿群山 西成一线牵
2017年12月6日上午8时22分,随着一声长鸣,首趟西安北至成都东的D4251次动车组列车从西安北站开出。这标志着历经5年建设的西成高铁全线开通运营。
“西北的龙头是西安,西南的龙头是成都。西成高铁的开通,让两座城市打破了地理空间的阻隔。”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说,除了旅游,两地的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往来将更加频繁,西部城市之间开始形成“城市群”效应的深度融合发展。
西成高铁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西高铁共同形成华北至西南地区的新通道,连接华北、西北、西南地区,贯通京津冀、关中平原、成渝、滇中等城市群,是连接西北、西南地区的重要纽带。
高铁往往能加速人流、物流的交换和流通,但高铁的红利远不止于此。张宝通说:“将西部地区最发达的西安、重庆、成都整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区,而经过整合的‘西三角’经济区必定会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龙头。”
按照“市市通高铁、关中通城际、快速通全国”的总体目标,我省切实把铁路建设作为主战场,着力建设通往内蒙古、宁夏、重庆、湖北4省(区、市)的高速铁路大通道,夯实国家重要高铁枢纽省份地位;全面加快关中城际铁路建设,基本形成关中城际铁路网主骨架,支持构建大西安1小时经济圈;以资源运输通道、繁忙干线客货分线及新增复线为重点,推进一批普通干线铁路建设。
以综合交通建设为抓手,按照“强化核心功能、提升枢纽地位、突出引领示范”的思路,去年我省加快建设大西安立体综合交通,推进建设三级综合枢纽、四张交通网络、五个智能管理服务平台,做强大西安核心,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中心;积极推动宝鸡、安康、榆林等重要区域交通城市建设,做大区域交通枢纽;加快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打造一批现代化的“零换乘”中心,无缝融合公路、铁路和民航等运输方式;大力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加快建设西安新筑、宝鸡阳平、安康恒口等一批铁路物流园区以及延安城北、商山、眉县等一批公路货运枢纽,推动公铁联运发展。
去年,我省促成了中通快递西北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及转运中心项目、圆通来陕产业扶贫物流中心项目、申通西北地区转运中心项目等一批物流项目落户陕西,投资规模超过200亿元。下一步,我省将加快建设西安港、西咸空港两个国家级货运枢纽,建设一批公路物流园区、铁路物流中心,完善物流园区体系布局,并大力开拓“西安—中亚—欧洲”等货运航线,优化中欧“五定”班列,通过一系列措施打造“一带一路”交通商贸物流中心。
枢纽路:航空连丝路 绘就新蓝图
2017年12月15日9时20分,从广州飞来西安的MU2324航班平稳降落,标志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成为国内第8家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人次的机场。2016年至2017年,机场旅客吞吐量以年均近500万人次的增量,净增近1000万人次,增速始终高于全国民航平均水平,位居全国十大机场前列。
“十二五”以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年国际旅客吞吐量由29万人次增至199万人次,年均增幅超过30%;航线从8条增至57条,通航点由7个增至46个,实现了由经停航线向直飞航线,由周边短途航线向洲际远程航线的转变,初步构建起“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国际航线网络布局,将陕西对外开放的窗口推进至中东欧、非洲和南亚地区,构建起陕西融入世界、开放发展的空中大通道。
“如果站在地图前,你就会发现陕西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等省份接壤,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省份,真正‘四通八达’。”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丁胜仁对记者说,国家规划的“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有6个、“71118”国家高速公路中有17条、“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中有4个都经过陕西,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1环8放射“米”字形高铁网,2环11放射高速公路网,与周边省份形成了24条国家高速和6条省级高速的运输通道。
今后,我省将充分发挥综合交通重要枢纽和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优势,积极构建国际航空枢纽,全力加快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推进城际铁路等多种方式接入机场,形成航空高端带动,公路、铁路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的现代化国际航空枢纽;大力拓展国际国内航线,着力发展航空货运物流,到2020年客运吞吐量超过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大力推进支线和通用机场建设,形成干支结合的机场体系。
交通改善,世界变“小”。在不远的未来,陕西“一核多极、立体多层次”的枢纽交通体系将更加完善,大西安1小时通勤圈,关中城市群2小时城际圈,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辐射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4小时至6小时交通圈,全球1日航空圈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