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午10时,中共陕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陕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陕西省人社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刘会民,介绍《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出席发布会的还有陕西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赵宇光。发布会由中共陕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主持。
11月22日,十三届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省《关于深化职称制度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央《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将对我省人才工作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改革措施将惠及我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陕西省人社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刘会民说,《实施意见》提出今后对论文、职称外语等这些以前职称评审的“硬杠杠”将作政策调整。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对在艰苦贫困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确实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自主确定评审条件,不搞“一刀切”。突出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凭实绩论英雄,将科研成果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鼓励教师上讲台、医生到临床、工程师到实验室和厂房工地、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在火热的基层一线建功立业,让干得好的人能评得上、有获得感。
《实施意见》还提出对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目前,陕西的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突破173万人,从数量上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已经初具规模,但人才大省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陕西要立足优势,聚焦 “高精尖缺”,集聚和壮大我省专业技术领域领军人才队伍。摒除过去用一把尺子衡量不同类型人才的僵化做法,在对突出贡献人才和引进高层次人才评价过程中注重业绩和贡献。今年省人社厅已经下发了文件,对突出贡献人才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职称资格、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继续教育、支医支教、工作数量等不作统一要求,由用人单位自主确定。同时,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不断完善引进国(境)外高层次人才政策,吸引更多人才来陕创业。
陕西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赵宇光,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称评审政策作了回答。随着我省非公经济发展,非公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越来越多,占到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很大比例,已经达到65万人,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非公经济组织也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大量大学生毕业以后到非公经济组织中就业。目前评审渠道是比较畅通的,从人才服务机构,中小企业局,工商联系统参加评审。下一步改革的主要方向是进一步畅通非公经济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渠道,打破地域、户籍等限制,确保有渠道能申报,有机构能受理,为非公经济人才职业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