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业转型的号角全面吹响,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将是包括陕西在内的未来十年中国工业的主旋律,尤其是制造业。
在西安渭北工业园的西部钛业公司,一批为国家探月、潜海等配套的专用材料不断出货。但是面对这样的重点工程,企业却一度因为生产线不配套赶不出来任务而烦恼。
得知企业的困难后,西安市专门在支持渭北工这仅仅是陕西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近日,陕西省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
“目前我们正在制定《意见》的细化方案。”陕西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后,2013年5月6日,《陕西日报》刊发陕西省省长娄勤俭署名文章:《优化产业结构是我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不少学者看来,这表明了陕西转型升级的态度和认识,“陕西工业转型的号角‘全面吹响’。”
向万亿工业迈进
“按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要求,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工程、能化产业升级工程等十大重点工程,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围绕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切实搞好环境保障,加快形成新的支柱产业,打造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陕西特色现代工业体系。”《意见》明确提出上述思路。
“体现四化融合互动、重点工程实施、现代工业体系构建等新的工业发展要求,明确地回答了陕西省工业如何转型升级,转型升级到何方等重大问题。”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刚说。
在此次转型方案中,陕西明确提出了未来三年陕西工业的发展目标。《意见》指出,到2015年,陕西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速力争达到16%。
同时,《意见》还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先进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40%。
数据显示,2012年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6641.54亿元,其中能源化工工业增加值4059.47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60%;装备制造工业807.31亿元,占比不到13%。
“这一目标非常清晰地体现了陕西的工业转型思路和转型觉醒。”西安朝华管理学院院长单元庄说,在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比重的同时,保持16%的增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他说,这一目标体现了陕西将改变能源为主要支撑的工业体系,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新兴工业体系的战略理念,“这一战略将可能使陕西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成为中国工业,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企业作为经济中的主体,《意见》对于企业的转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8%,大中型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以上。
“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技术创新成果的支撑。”单元庄说,目前,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创新的动力与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科技体制和机制不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没有真正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结合。”
他认为,陕西此次明确对企业提出创新要求和创新目标,“值得肯定,陕西如何通过自己的探索,打造创新型陕西,为创新型国家探路,值得期待。”
单元庄表示,陕西作为科教重地和国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有着这方面的基础优势和政策优势。目前陕西探索的延长模式就非常好。”
同时,《意见》提出,积极培育陕西延长石油集团、中石油长庆油田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陕西有色集团、神华集团、比亚迪公司、陕汽集团、中飞股份等10户企业成长为年销售收入超过千亿元企业,其中,陕西延长石油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达到2000亿元以上;省级以上知名品牌达到600个;全省80%以上大中型企业信息化达到深化应用阶段,中小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管理、创新活动的比例超过5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降低2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大于60%。
“整个目标突出了集群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等基本要求。”吴刚说。
铸造核心竞争力
“今后五年,我省要实现‘三个翻一番’的目标,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够格进入小康社会,必须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5月6日,陕西省省长娄勤俭撰文指出。
娄勤俭从五个方面指出了陕西省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产业层次不高和结构不合理并存。娄勤俭表示,陕西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能源化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占GDP比重跌至34.6%。
其次是能源资源储备有限与高消耗、低转化的问题并存。娄勤俭说,陕西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全国高0.18吨标准煤,煤矿回采率、油田平均采收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产业集群规模较小与省内配套不足并存。目前,陕西大中型企业数量相当于广东的10%和四川的50%,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数量在全国排第26位,省内配套率只有30%左右。
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与科技成果转化不足并存。陕西大中型企业R&D投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成果转化不足,其中省内转化不到三成。
生产力布局不合理与地区发展不平衡并存。娄勤俭说,各地都在追求“小而全”,既造成了资源不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影响了可持续发展。
他说,当前,全球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发达国家力图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重要变化。“我们要顺应国内外发展大势,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切实解决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
娄勤俭表示,陕西将坚持“存量调结构腾空间、增量优结构扩空间”的原则,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推进大调整、大协作、大循环,延长产业链,打造新支柱,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2015年确立陕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框架,2020年现代产业体系整体竞争力在中西部居于领先地位。”
他强调,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全面推进的同时,选择基础好、有优势、潜力大的行业重点突破,打造若干新的支柱产业。
未来十年主旋律
“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将是包括陕西在内的未来十年中国工业的主旋律,尤其是制造业。”单元庄说。
他说,陕西工业未来面临五大转变:即从依靠投资的拉动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转变;从注重生产能力的扩张向注重技术能力的积聚转变;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从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低端向世界制造业价值链高端转变;从对环境挤压向对环境友好转变。
“在这几个转变当中,核心是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单元庄说,“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要朝着深度、广度大力推进。”
娄勤俭也强调,要按照两化融合的要求,推广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关键环节的集成应用,推动研发设计、试验测试、生产过程和经营管理的信息化。
“制造业信息化是两化融合的重点和汇聚点。”单元庄说,制造业与信息技术、高新技术的融合,能够促进传统的制造业向现代的制造业转型升级。
他说,中国工业已经发展到了由量的扩张转向以提高水平、提高素质、提高竞争力为主导的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未来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任务不是一般数量的增长,而是在提高水平、提高竞争力的基础上实现增长。“陕西工业的转型升级必须抓住未来10年机遇期,按照目前战略思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打造中国未来工业体系的领先者。”
“另外,要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陕西在这方面也有基础优势。”单元庄说,生产性服务业大多是技术与知识密集型的服务机构,其发展不但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而且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特别是增加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机会。当前,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可以同时实现保增长、调结构、扩大就业等多重目标。
他建言,陕西首先可以把西安打造成全国的先进制造业的技术研发中心,“比如航空航天制造的技术研发,进而可以打造能化产业的研发中心。”
“最终的目的,使陕西成为中国新型工业体系中的智库。”单元庄说。
业园发展的专项资金中投入了扶持贷款基金,帮助企业实施技改,现在,生产线改造完成,生产能力扩大,过去影响产品质量稳定的问题也得到解决,企业新材料生产技术水平因此达到国内同行业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