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切换
新闻
西安推动军民融合 做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
2013
05/07
17:14

在当前国家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大发展浪潮中,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依托本地优势,以增量资源推动产业聚集、规模扩张和优化升级,推进军民融合机制、理念及发展模式创新,着力构建错位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已经成为国家军民融合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3年,西安航天基地二期开始全面建设,航天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再次成为拓展先锋。

军民融合 基地产业聚合之利器

西安航天基地,作为全国唯一以民用航天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突出航天特色,积极推进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理念及发展模式创新,着力构建军转民、民进军、军民融合发展平台,促进更多的航天科技成果转化,正在培育西安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西安航天基地充分发挥在陕航天科技资源优势,成立之初,便将民用航天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大力发展航天运载动力、空间有效载荷和航天微电子为主的航天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以卫星通信、导航、遥感为主的卫星应用产业,带动信息技术、新型航天材料和航天特种技术应用。目前已聚集了航天科技集团四院、五院西安分院、六院、九院771所、7171等一批航天院所和大型企事业单位。

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在这些掌握高端科技的央级单位,将航天科技转化为民用科技的案例举不胜举。如利用航天技术生产双金属复合管,助力西气东输;从火箭发动机技术中转化出高档壁纸印刷机,已经成为国家新型重点产品;将北斗卫星应用到民用导航器材…几乎所有的航天科研院所都已涉足民品的研制和生产。与此同时,航天基地管委会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牵线搭桥,将军工单位的航天科技优势与民营企业的资本及规范的市场经营管理模式相结合,军民优势互补,所研发生产出页岩气层的石油开采设备、可移动式矿用救生舱等等。2012年,航天基地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8.89亿元,同比增速跃居西安兄弟开发区前列,其中航天产业产值占比上升到42%。

为进一步深化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充分发挥航天基地科技资源的集聚效应,激发创新活力,做大做强航天民用产业,航天基地不断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政策,2012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统筹科技资源专项资金管暂行办法》、《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多项产业扶持政策,2012年,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2.79亿元。 同时,于今年2月正式组建西安科技大市场西安航天基地服务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西安工业发展跃升。

航天项目 基地二期拓展之先锋

产业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保持其可持续性,把握好发展机遇,将其做大做强,实现产值裂变,才能够兑现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

在筚路蓝缕的军民融合中尝到甜头的航天企业纷纷表示,将加快在航天基地发展民用航天技术产业化步伐。航天科技六院院长谭永华就表示:“在当前和后续的发展中,六院将以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为主,军民相互融合,统筹协调发展的‘两轮驱动’产业格局,形成‘核心技术创新、专业优势突出、能力布局优化、产业规模发展’的总体发展格局”。在基地二期发展中,航天六院将投资78亿元,建设新的煤化工设备生产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60亿元。该设备利用航天热能装备、泵阀、结晶、特种材料以及系统集成的核心技术,从煤燃烧发电产生的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氧化硅、镓等资源,既能实现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又为国家节约大量的矿产资源,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今年,航天基地将重点抓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新区建设,促进项目尽快达产,加快航天四院双金属复合管等军民融合项目建设,夯实军民融合产业基础;推进西安卫星应用基地等卫星应用产业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国内有影响的卫星应用产业聚集区;统筹区内科技资源,加快推进卫星应用测试、导航与位置服务运营,启动中国——加拿大卫星通讯国际交流中心建设,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推进“西安北航科技园”等产学研平台共建;形成“航天基地孵化器公司、中加园、北航科技园”三大孵化器的模式,完善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发展的支撑和服务功能。

记者了解到,在西安航天基地二期开发建设伊始,以航天六院为代表的航天六院新能力建设项目、航天四院民品产业园项目、卫星测控军民融合基地项目等一批民用航天项目已率先入驻。航天基地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基地二期航天产业新项目的带动下,十二五期间,基地航天产业产值占比将上升至50%以上,成为国内重要的航天产业发展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